如何「看」藝術!展覽現場至教育現場的─臺北市立美術館

(採訪對象:臺北市立美術館教育推廣組資深解說員─盧館員瑞珽)

 

文/大白

中山北路三段是一段承接著老臺北與新臺北的道路,每當我乘著公車前往位於中山北路上的臺北市立美術館,往往過往的景色總是帶給我無限的想像。一個有著銅鏽色的木造門,手繪的招牌,長有小草的紅磚瓦,這是第一個街頭印象。西方的巷道中是古色古香的紅磚黑瓦建築、白色長條形的窗戶,這是一座由小學改建而成的當代藝術館。回到中山北路上,映入眼簾的是白色拱形迴廊、古典的老洋房,這是光點台北─一間播放藝術電影的臺北之家。周遭是現代化的大樓展現各種風情,過了市場、飯店、商業大樓、大學等,來到了昔日為綠地起伏的中山美術公園,而今為花博展示區。臺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北美館)以一個又一個的白色方塊,懸臂飛廊,「井」字形結體,獨立於市區但又親近於市區。(臺北市立美術館, 2010)位於北美館旁的是英派都鐸式建築的臺北故事館。臺北故事館與現代化的臺北市立美術館形成一種有趣的對比,尖塔、黑瓦造型的線條對比於方塊、白牆、有機體的美術館。各說各的故事卻又記載彼此,這也是北美館透過藝術作品所記錄的臺灣、臺北、藝術家與民眾。

 

現代化到國際化的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

2010年冬日北美館舉辦了「永遠的他鄉─高更」、「丁雄泉回顧展─從狂狷豪邁到絢麗色彩」、「白駒過隙‧山洞水行─從劉國松到新媒體藝術」由此可見一個美術館的兼容並蓄。由西方色彩藝術大師進入東方色彩詩人到東方水墨大家,這是北美館試圖展現的多元樣貌透過不同藝術面向進行不同藝術教育推廣。

在臺灣,美術館原隸屬於教育體系的一環,所以美術館教育是社會教育中相當重要的一個部份。特別是對於現代美術的推廣來講,美術館更是一個不可取代的角色。(黃才郎, 2005)

因此北美館不僅以一種角度培養觀者的美感經驗,更是藉由作品的力量提供多種角度為觀者導賞並進行美感教育培養。亦透過藝術家之眼、藝術作品本身的力量關注當代社會總總脈動,替大環境中不同聲音發聲。尤其又以每兩年舉辦一次的「臺北雙年展」特為關注,猶記得2010年的「臺北雙年展2010」透過藝術品強而有力的作品生命力為不同階級的角落、環境發聲。而北美館藉由導覽、演講等教育活動讓作品的生命力不斷的與觀者撞擊,產生新的生命經驗使觀者交集與關注。

美術館思考的不只是觀眾的服務與教育推廣,甚至涵括非觀眾的擴展與創造。美術館已經從文物保存典藏的單一使命,轉化成與人類生活與文明發展,甚至經濟產業息息相關的複合結構體,…。在當代社會中,美術館已經成為『創造知識』與『創新價值』的場域。(林曼麗, 2009)

一個美術館的使命使得美術館於社會的角色與使命藉由藝術帶領人類往更美好的方向發展,我們可以透過一個美術館的藝術、藝術教育面向的轉變,窺看社會與大環境的脈動關係。以下我們試圖透過時間同心圓簡要反映北美館在展覽主題之下的變化性。藉由展覽主題與藝術教育面向的延展,展覽與教育的關係形成該館的教育主軸,也牽引著教育、教育展空間的主體性。一個教育展如何不是跟著大展,而是用自己(北美館)的典藏作品為主發展藝術教育展覽。

共享的藝術饗宴─導覽服務

一進入美術館就會遇見穿背心的美術館義工親切的服務,從寄物到解說等機制。在固定時間會問問展場觀眾;「我們現在有一場XX導覽,歡迎參加。」或是有時候在展場可以聽到觀眾詢問,「請問有XX展覽的導覽嗎?」…都是在展場可聽到觀眾與義工們的對話。看觀眾如此熟悉的與義工們詢問的狀態,可想而知在北美館,義工是一個非常成熟的機制。

在北美館的義工類別分為:展場義工;導覽義工;810藝術行動隊(資源教室)義工。其中導覽義工服務內容又分為定時導覽、團體導覽、育藝深遠導覽、親子導覽等。

將以與教育現場直接相關的義工─資源教室義工進行簡述。

資源教室義工

– 主要負責項目:材料製作、親子導覽、教育展導覽、體驗活動教師等

– 活動前的培訓:專案館員帶領示範,共同體驗課程、討論。

– 活動著重重點:開放式的引導、啟發、給予觀眾探索的能力。

– 值班時間:主要分展前培訓、值勤導覽。

我們由義工的性質逐漸深入北美館的兒童藝術教育現象。

 

育藝深遠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暨北美館共同舉行「育藝深遠─臺北市藝術與教育結合方案」該方案推行臺北市國小三年級學童一學年參訪美術館一次,因此該方案以學生團體為主。

由2004年推行至今,該方案在透過現場導覽讓學童與作品互動,藉由表演藝術融合美育利用動態表演讓學童進入作品。

典藏作品導覽:由資深解說員選擇典藏展中有趣、作品面積可共同閱讀的大件作品、解說空間動線流程。因此一個育藝深遠的兒童導覽活動通常體驗5至7件作品,再進行相關的課程規劃。

目錄

1.親子導覽

假日「親子導覽」採用發問方式導覽,引導觀眾觀察作品並開放討論問題,此乃是教育人士普遍認為導覽最佳的學習方式,導覽方面從展覽中選擇適合小朋友欣賞的美術作品,轉換為兒童頻率進行導覽。(盧瑞珽, 2010)

美術館與導覽義工共同分享作品,進行教育解說,也透過肢體互動讓導覽義工、資源教室義工在肢體與作品的互動之下進入作品本質。在一個美術館Grinder &McCoy表示透過「互動式導覽」是最能夠帶來真正的學習和愉悅的導覽方法,觀眾的背景、現有的知識、想法和提問,形塑了他們如何學習以及學到甚麼的基礎上,事實上,觀眾必須自己思考和分析,導覽員只負責「引導」討論的進行。(Grinder & McCoy, 2006)曾經在北美館的導覽現場聽到一位資深導覽義工分享:「如何要讓小朋友閱讀作品,你要對一~二件作品很用心解說,告訴小朋友這些作品的元素,其他的引導小朋友與我們分享。」時常在展覽現場看到每位導覽義工利用自己的特長增加不同元素與道具為自己的作品做進一步的解說與互動讓觀者更加進入作品與展場概念。

 

大朋友與小朋友的親子套餐─體驗活動

1.體驗活動

「209藝想空間」是北美館位於二樓典藏展展場旁的周末開放性場域,該場域往往配合當下的展覽提供民眾留下一個創作與感動的契機。所以「藝想空間」是一個屬於展覽過度到教育的現場,使得看完展覽的觀眾可在當下進行一個簡單活動的體驗。

活動對象:一般大眾,不分齡。

當我們於2010年冬日,正如我們前言所提當下正巧有「永遠的他鄉─高更」、「丁雄泉回顧展─從狂狷豪邁到絢麗色彩」東西方藝術大師的展覽,猶記得那時候北美館正是以兩位藝術大師的色彩元素,並結合戶外的花博視野鼓勵觀者在藝想空間留步並讓觀者將參觀經驗累積當下的視覺經驗進行創作的種籽。

2.展覽工作坊

除了在特定空間舉辦與展覽相關的創作活動之外,也有特別由展覽元素進行單元式的工作坊。往往也會邀請藝術家與參予者進行創作經驗的交流。透過實際仿擬的創作活動並鼓勵參予者與藝術家討論、互動,藉由該行為也讓參予者更能夠進入作品的思維。我們由「理查理查‧羅傑斯+建築師:從住宅到城市」可以看到青少年在是美館與藝術家的互動關係。

《「從住宅到城市」青少年工作坊》

藉由活動安排及和建築設計師的互動,深度體驗從繪製設計圖到動手創作 3D 模型的建構過程。由理查‧羅傑斯建築事務所的模型設計師以及台灣建築師帶領青少年進行建築設計與模型製作,指導學員的建築設計概念與建議,…。(臺北市立美術館, 2010)

3.戶外廣場工作坊

北美館資深解說員盧館員表示2009年起為了「熱絡廣場活動」讓市民們熱烈參,擴大美術館的教育推廣活動,因此結合該館作品導覽與廣場創作體驗。讓參與者在戶外空間進行創作活動,該創作活動在戶外舉辦,也讓參與者在創作過程中思考作品與環境空間的結合。戶外廣場工作坊為是美館的一大嘗試作法。(盧瑞珽, 2010)

 

《圖騰與傳說-我們都是一家人:2008吳炫三巨型雕塑展》

吳炫三作品採用東方的美學哲理,大量運用龍紋、雲紋活潑俐落的傳統符號,以熱情奔放的紅色為主調,以象徵力量的黑色為規範,以祥和的白色為基底。觀賞源自原始和中國象形文字的圖騰作品,自是一番不同的美感體驗。(臺北市立美術館, 2010)

當展覽現場遇到教育現場─藝術教育展

教育展源起

由展場的導覽到戶外廣場的體驗活動,不外乎的我們可以看到北美館以導覽為基礎的教育方針。因此我們看到北美館進行了另外一種突破──教育展。在展覽現場進行互動式的教育,並融合北美館的展場導覽特質,為北美館的教育展產生了另一種新生命。

「教育展」不僅只以知識的獲得為目的,而是以「體驗」做為了解藝術的出發點它可免於一般藝術展覽對於兒童或青少年所造成的疏離感及抵抗感。(黃才郎, 2003)

2001年與法國龐畢度中心兒童工作室合作將其策辦的教育展,引進臺灣以北美館為合作對象進行教育展示空間。再持續與法國龐畢度中心兒童工作室進行四年的教育展。因此邁入第五年、2005年北美館也開始自行思考,如何發展屬於自己兒童藝術教育的獨特性。

因此逐漸開始思考該教育展空間如何不只有跟著大展,而是可以發展北美館典藏作品,並以其為主發展相關的藝術教育展覽。所以透過研讀作品進行導讀熟悉,觀察該展覽元素結合跨領域特長形成北美館的教育展。其中肢體律動與媒材原素刺激方可成為創作前的引子,透過北美館幾場教育展都可見其應用。

2001~2004:由法國龐畢度中心兒童工作室策辦的教育展,是為六至十二歲兒童們營造的「直接學習」、「親身體驗」的藝術教育環境,感覺、想像的空間、創作材質、形狀及主題等的教育內容。

持續與法國龐畢度中心兒童工作室進行四年的教育展。邁入第五年,北美館長其醞釀思考,如何發展自己的兒童藝術教育獨特性。

2005~2009:以「欣賞為主」的教學方式,讓兒童在展品與遊戲互動中學習,鼓勵兒童以藝術眼光重新認識日常生活。

2001 藏在石頭裡的鳥─關於布朗庫西作品的遊戲空間

2002 11張床:一樣/ 不一樣

2003 「城市中的旅行」教育展

2004 發現馬蒂斯與畢卡索教育展

2005 水墨桃花源教育展

2006 「快來!拍張好照片」教育展

2007 書寫之美教育展

2008 「記憶:穿梭在指間」─兒童視覺藝術創作實驗教育展

2009 走進桃花源─兒童藝術體驗

  1. 探索藝術展─KOKO自然

其中我們特以2005水墨桃花源教育展與2010探索藝術展─KOKO自然為簡述。2005 水墨桃花源教育展》

水墨桃花源教育展,以…典藏展山水為元素,並邀請藝術家們在教育展的展區間進行創作。透過五感感受進入水墨的空靈,以肢體律動讓參予者用身體感受線條,如同書家在寫書法般以身體律動帶動線性躍動。藉由人體不同感知功能用不同方式認識藝術作品。

2010 探索藝術展─KOKO自然》

以「自然」為主題,藉由敘述「自然如何成為風景,以及風景如何詮釋自然」,鼓勵兒童以藝術眼光重新認識日常生活。…。可動手操作的裝置將輔助兒童體會更多層面的(感官的、經驗的)觀察方式,認識藝術家如何透過不同的表現手法,…,進行對自然的再次詮釋。(臺北市立美術館, 2010)讓藝術作品不再遙遠,藝術作品與觀眾的親近性藉由互動式導覽讓觀眾用不同的方式認識藝術作品。

 

開創另外一種藝術美食─特殊受眾藝術教育

《樂透,可見不可見》

「樂透,可見不可見」是與「樂彩傳愛」專案基金共同合作,為視障者所規畫的一個體驗與非想現代藝術的展覽。因此透過「可見」與「不可見」的感官關係與藝術家內化後的當代藝術元素所呈現的展覽,提供一個為教育而藝術的展成關係。(樂透,可見不可見,2007)

小結

我們由導覽,體驗工作坊到教育展可略為窺見北美館在藝術教育中所發展的面向。北美館,在各文化資源與文化場域條件之下,塑造該館在進行藝術教育推廣的獨特性。透過展覽關注與資深解說員盧館員的訪談過程中我們可見以下幾點北美館的藝術教育特性:

由導覽解說讓觀眾自己主動的解讀作品,拉近一般大眾與藝術的距離。設計不同閱讀作品的方式讓民眾為藝術品進行屬於自己的詮釋關係。

鼓勵親子團體共享藝術活動,促進家庭進行共同創作。讓藝術教育不單單只屬於孩童而是全民的共享。

資源的豐沛與開放性在北美館常有藝術家與觀眾面對面的機會。透過直接接觸讓觀眾進入藝術家的思維模式,也讓藝術不在遙遠。

進行多方與多元的藝術教育關懷,善用北美館豐沛的資源進行特殊受眾的藝術教育。

由上述幾點我們可以看到親近藝術的方法也以也是一種創意的源頭。而北美館正是持續為這樣的源頭不斷開創讓優秀美好的藝術品與大眾產生友好的關係。

參考書目

Grinder, A., & McCoy, E. S. (2006). 如何培養優秀的導覽員 (嚴蕙群, Trans.). 臺北市: 五觀.

林曼麗. (2009). 美術館教育的創新與傳統. Paper presented at the 美術館教育國際研討會2009, 臺北市.

黃才郎. (2003). 游於藝. Paper presented at the 美術館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3.

黃才郎. (2005). 跨入藝術─談藝術家與美術館教育者的合作計畫. Paper presented at the 美術館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5.

臺北市立美術館. (2010, 2011/01/12). 臺北市立美術館│關於我們│認識美術館│歷史沿革.  TFAM. Retrieved 01/12, 2011, from http://www.tfam.museum/TFAM_About/default.aspx?PMN=O&PMId=128&id=128

盧瑞珽. (2010). 廣場活動之教案設計與結果研究. 臺北市: 臺北市立美術館.

 

Facebook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