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美術史之鑰-視覺藝術的形式哲學思維(上)

Dsc00796

李銘盛的行為繪畫藝術,以身體沾滿顏料來進行摔跤的表演形式,將顏料自然拋甩在畫布上,成為一個繪畫的行為藝術。攝於宋庄


/ 鄭政煌

03美術史之鑰-視覺藝術的形式哲學思維(上)

 

形式哲學思維

目錄

      對於多數人而言,藝術的欣賞只要內心能與藝術品有所契合,而產生一種愉悅感受也就足夠了,並不需要過於深入的討論,許多時候這只是各人喜好感知及既有經驗的聯想罷了,如果以「喜歡」為標準來欣賞也就沒有什麼道理可說,然而對於真正想要欣賞藝術內地風光的人而言,這樣的欣賞內涵是不能夠令人滿足的,也因為對藝術本質的討論核心不明瞭,故也難以真正的體會創作者的用心,導致常給了許多的偽藝術過多的讚賞,而忽略那一些真正在藝術上用心的創作者。然而,對於藝術懵懂的觀者,想要一窺藝術殿堂的奧妙,總是缺乏一把鑰匙來開啟藝術殿堂的大門,而進入藝術殿堂之內欣賞內部風光,故多數只能徘徊門外就建築外觀品頭論足而已,還以為我們已經領略藝術的箇中滋味了。這就像我們常將注意力放在某人的衣物上品頭論足,而鮮少注意這個人的學養內涵的深淺,看待事物如只停留在這樣的層次總是有所欠缺和遺憾。而開啟藝術的這把鑰匙究竟是什麼呢!美術史之鑰指的是在視覺藝術史上能夠開啟形式哲學思維的關鍵,這是視覺藝術史上對藝術作品的絕對要求,亦即作品中能否提供對存在哲學有新的視覺形式而定,才能使創作者與觀者達到一定的藝術高度。然而,許多人會說我的作品是含有某類哲學思想,表達一種宏偉曠達的人生哲學,這些難道不是藝術的哲學思想嗎?但這都只是個人經驗的表象陳訴,或是某種哲學的圖式化而已,型式的表現常是因循傳統或他人的樣式,如果其哲學沒有觸及形式哲學的部分,最多也只是一隻學舌的鸚鵡而已。

 

alt

通常我們只能見到表面的意象,很難見到藝術家更深的創作意涵。

 

就視覺藝術而言,不同的是,個人的哲學經驗必須與藝術形式哲學合而為一,最終將你的哲學討論回歸到藝術形式哲學上來探討,新的形式風格應蘊含一種新的哲學思維,這是視覺藝術史對藝術作品的檢擇條件,而形式哲學的拓寬往往是東、西方美術史的選擇標準,如此你就更能明白創新意義背後的實質內涵,如此在視覺藝術上的討論才更具意義,畢竟藝術家並不是哲學家,回到形式與哲學的關係上來看藝術的問題,就變成視覺藝術創作很重要的核心問題了,因為它是視覺藝術價值的核心所在。

 

(未完待續)

 

 參與宋庄朋友在公車所做的行為藝術。攝於宋庄

 

 

 

 

Facebook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