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學習音樂的經驗中太過於強調「練習」,因此,反而忽略了掌握練習品質的關鍵其實在於「聽覺」。手指的技巧固然重要,不經過反覆練習確實無法擁有完美不出錯的音樂;但是,只流於「把手指技巧練熟」的音樂,其實稱不上是學音樂,只能說是學技巧而已。
音樂課教學中,我總喜歡問學生:「你覺得自己唱(吹)得好不好聽?」學生往往給我一張不知所措的臉,再來就是:「蛤???嗯………..」;有時候,也忍不住接著問:「學鋼琴、唱歌、吹直笛或其他樂器的時候,最需要的是身體哪個部份的靈敏度?」這會得到比較明確的答案,例如:「手指。」或者「聲帶」等等。最後在一群仰頸期盼答案的臉龐中,我會緩緩說出:「耳朵最重要」。
或許是我們在學習音樂的經驗中太過於強調「練習」,因此,反而忽略了掌握練習品質的關鍵其實在於「聽覺」。手指的技巧固然重要,不經過反覆練習確實無法擁有完美不出錯的音樂;但是,只流於「把手指技巧練熟」的音樂,其實稱不上是學音樂,只能說是學技巧而已。
以鋼琴為例,當學生開始一首新的樂曲,練習一週後將困難的技巧克服了,就不能只是反覆不斷地一直彈,只因為媽媽說「每一首每天練十次」。我們可以試著請孩子認真的聽自己彈一次,然後反問自己:「好聽嗎?」「哪裡可以更好聽?」「彈快一點會更好嗎?」或者「有把樂譜上漸強漸弱漸慢都做到而且流暢嗎?」接著修正其中一兩個部分,再彈一次,同時仔細評鑑一次。經過這樣反覆修正,用耳朵把關,我們會發現孩子的練習更有品質,彈出來的音樂也更有感情。而音樂課常用的直笛更是如此,一般的孩子常關注別人「她的手指超厲害,動好快也不會按錯!」可是卻忽略了別人之所以吹得好聽,除了手指不按錯之外,運舌吐氣的品質才是關鍵。我們可以嘗試用最簡單的曲子,示範兩種不同的運氣方式,讓學生分辨什麼樣的聲音叫做「好聽」,進而有了督促自己吹出「好聽聲音」的動力,在往後的學習歷程中也能隨時豎起耳朵,用心聆聽自己吹出來的聲音。
耳朵的靈敏度是可以長期訓練的,不只是在音樂課堂,任何人都可以在生活中訓練耳朵的聽力,進而培養自己對音樂的品味。如果對古典音樂有一點畏懼,其實流行歌曲也是訓練自己耳朵入門的好方法;時下有許多評比新進歌手的電視節目,試著將自己放在評審的角度,同樣對自己提出幾個簡單的問題:「聲音好聽嗎?」、「和原曲原唱相比,哪一個比較喜歡?為什麼?」、「我認為,這首歌曲適合的聲音是如何??」久而久之,對音樂有一套自己的想法,培養出一對有評鑑力、有個人品味的耳朵,音樂就成為一門生活中可以欣賞的藝術,再也不是背景了。
一定有人想問,耳朵這麼重要,為什麼貝多芬失去了聽力還可以成為舉世聞名的大音樂家呢?首先要知道,貝多芬完全失去聽力是三十多歲以後的事情,在學音樂的養成階段並不缺乏訓練。再者,當聽力出現反覆不定、時好時壞的階段,他彈琴的聲音也曾經跟著時而細緻、時而粗暴,並沒有因為音樂家的身分而出現神蹟。到最後,終於理解耳朵再無痊癒的希望時,留下遺書的樂聖貝多芬並沒有結束自己的生命,反而置之死地而後生,用後半生將自己心中時時響起的「完美音樂」完整寫下。他無法掌握自己彈出的聲音,更不能評鑑別人如何演奏他的作品,但是最偉大的地方在於:失去聽力的音樂家,還能在腦中「聽見」超越時代風格的音樂,並且盡力將這些腦中的聲音化為符號,讓後世的人永遠有機會演奏詮釋,難怪晚期全聾的貝多芬被維也納市民尊崇到接近「神」的地位了。
雖然我們只是一般人,不是音樂家,但擁有健康的耳朵就更應該好好利用這個靈敏的器官,讓生活中不論是說話的聲音或者欣賞的音樂,都有更好的品味。就從今天開始,我們來訓練耳朵吧!
(文/林彥君 圖/小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