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山傑‧庫瑪,喜納吉(藝術基金會總監)
人類企業
居住這種行為在印度是一種公營企業。擁擠的城市與半都會地區如同變色蟲一樣不斷地改變:因為鄰居改變了,你也必須改變。在貼近的空間之中,一切都是公開的。每個人的私密時刻都得被分享,而人們只能匿名於公共空間中,才有機會可以坐下來並且擁抱彼此。在印度後現代藝術家中,古蘭‧薛柯 (Ghulam Mohammed Sheikh)將上述狀態描述地最為到位。他所畫的城市景觀表現出當地擁擠的建築群,作品中獨特的觀點呈現了特殊的剖面圖與地形學。
當代藝術家卡拉 (Jitish Kallat) 透過畫作,在受限的空間中將想像中的 「人力車國度」(Rickshawpolis)精彩呈現。<黎明合唱團>(Dawn Chorus)呈現的是四位街頭頑童,在印度街頭惡劣的環境裡,臉上依舊帶著燦爛的笑容。瀝青從他們的額頭滴下,而他們頭上頂著的是由凝固的都市景觀(coagulated cityscapes*)所塑造而成頭飾。透過這種特殊的印度大都會場景的結合,藝術家借此表達在都市擁擠汙穢的塵囂裡,連一隻頭蝨的生活空間都沒有。
在 印度每一天都有許多事情發生,生活一直不停地旋轉著,而這一切都必須眼見為憑。在印度街上散個步吧。有好多可看,可聽,可聞得到的事物,一切都是大剌剌就在眼前。如果要在印度開車,那請務必小心行駛,因為其他人是毫不在乎的。馬路上充斥著各種兩輪車、三輪車、轎車、卡車、公車,他們都會毫不猶豫的超過你, 蛇行穿梭在車水馬龍間。如果有時間的話,請在某個街角停一停,觀察一下。這裡沒有法律也沒有秩序。電線外露、馬路顛簸、人行道被攤販霸占、狗與牛正在跟人群搶著地盤。你如果想往上看讓眼睛小歇一會兒,你將會看到頭頂上的一片天被各式各樣的廣告招牌遮掩著。而公寓的陽台上,一件件內褲正對外飄揚曬著。
印 度藝術家多半聚集於郊區。透過Sudhir Patwardhan的畫作,我們可以對於印度郊區有進一步的認識。畫中人物帶著一種歪斜感,似乎是因為都市生活中的壓力所致,這點可從畫裡頭髮凌亂包著毛巾的男子身上看出端倪。他扭曲的手臂訴說著他的故事,彷彿印度生活足以改變一個人的肢體及相貌。
來到這個國家旅遊的人大多都有被警告過,不過通常他們仍舊是沒有準備妥當就來了。他們來此觀光,希望可以看到一些歷史遺跡。有些人則是希望可以感到驚奇,跳脫他們一塵不變的生活。許多人都會帶著旅遊手冊,不過印度的視覺震撼還是給了他們一個當頭棒喝。很多時候人們會稱這種體驗叫做「全感官衝擊」。過了一陣子 後,旅客開始求助於當地人,不過通常都不會有人可憐他們。當地人對於所發生的這一切,一點都不感到驚訝。
納運‧若望查庫 (Navin Rawanchaikul) 來 自泰國的藝術家,將他在印度旅遊的各種不同體驗呈現於作品中。透過在印度尋找「納運(Navin)」,藝術家創作出一系列結合不同媒材的大型作品,呈現的 是一種「歡樂的困惑」。我希望讓觀眾透過「尋找印度」展啟發一種共同體驗,也就是一種歡樂的困惑。這個展覽將當代印度呈現於台灣。當代印度是一種拒絕受限制的多重混合體,沒有任何一艘方舟可以把印度人關在裡面。印度歷史中的奇異特徵,使這個國家繼續存在著;而本展即是要呈現這一切是如何凝結在一起。
一直以來,人們可以在印度找到自己的聲音。多元性建構了這個國家的歷史。所以在這個展覽中的每位藝術家都有著獨特的聲音,你需要空間與時間來聆聽。如果你試著將每一位藝術家都擠進你的腦內,這一切就會變成像巴別塔般的嘈雜。
人類戲劇
在 印度的創作行為必須穿透一個充滿噪音以及壅擠的環境。這個環境充斥著各種不同的聲音,而且音頻都非常的高。在這種狀態下,如果你身邊的一切忽然安靜了下來,你會發現是因為自己正用著大喊的音量在說話。因此我們所製造的影片是如此光鮮亮麗,我們的幽默是如此粗俗,我們的電視節目誇張無比,我們的音樂非常大聲。
流行文化主導著整個環境。
最具代表性的寶萊塢形象就是演員們雙手插腰,搭配著鼓聲與背景合聲,慢動作地昂首闊步著。這個模仿自美式西部牛仔形象的影像在此成為我們當地的一種風格,我們的混合體口語化語言khichdi bhashsa**稱之為「Tashan」。這個字是一部電影的名稱,意即風格(style);另指「有意義的停頓」。
連續劇主導著整個電視環境。一切都是用最粗糙的方式製作而成,這樣的魯莽手法其實很容易讓人的感官產生麻痺。而這一切的麻痺導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閱讀書信或電子郵件時,只能透過強調語句、大寫字體、驚嘆號才能喚起我們的注意力。
需要思考的學術活動,例如文學,則已經被放逐邊界,只有住在國外的印度人才會從事那些活動。這一點可從這三位薩爾曼‧魯西迪 (Salman Rushdie), 維克拉姆‧塞斯 (Vikram Seth) 與鍾芭.拉希莉 ( Jhumpa Lahiri) 身上證實。我們的心靈導師千辛萬苦地漂洋過海找尋其它可以思考與冥想的空間。
有 時我會擔憂當我們在海外,也就是脫離我們的環境看印度藝術時,這些藝術似乎都充斥著過多的色彩,帶著媚俗與過度表現的風格。有時我會把自己當成觀光客到郊區去看時下的當代藝術。我會在其中找尋著對我們成長時期有衝擊的流行文化元素。不過有一個疑問一直存在著;當你的日常生活被貼上異國情調的標籤時,會發生 甚麼事情?當你試著據實稟報,卻會被教訓。藝術是否應該低調些,藝術家是否可以保持一種泰然平淡的態度面對著世界?我們的藝術家是否選擇了成為 Eklavya**,或是藝術家可以保有自我,獨樹一格?可感到欣慰的是,目前這個狀況尚未發生。這次的策展方向很明顯地讓印度人保有著印度人的本色,藝術家也勇於表現自我;不畏懼的告訴大家我們就是這樣的一群人,這就是我們身處的狀態。
將我們的歷史與習俗上面那一層灰塵抹去,就可以看見印度的另外一種美學。古典樂中的土魯帕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古印度音樂的宗旨就是要尋找最純淨的聲音。位於維史諾第維(Vaishno Devi) 神殿中的至聖所也是另外一個範例:人們經過漫長的爬行後抵達一個洞窟,而裡面卻沒有任何神祇的雕像,只有懷念。在一個崇拜世界萬物的宗教裡,這樣的現象是非常鮮有的。另外,從遺留下來的傳統房子,我們可以看出原住民建築的細膩與實用性。這一切都被拿來與流行文化相比,而這些多元的元素也僅只是這一片大地中 的一小部份而已。
當 代藝術與在更早前的現代流派也只佔有在這個被流行文化主宰土地中的一小部分。只有很少數的人在從事需要思考的活動,相對的也僅有非常小眾的人會欣賞那些作品。許多跟隨著流行文化走的人覺得這一群人都是菁英份子。私人畫廊大多被認為是外人不得其門而入的私人地盤。而沒有一間美術館可以替大眾與精緻美學搭起一 座溝通的橋樑。
理解印度之道
矛盾就是印度之道。今日的印度已經將這個現象當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其他世界各地對於這個字的理解,在這個國家內沒有太大的意義。首先,讓我們先審視一下現實狀況。印度是混亂的,不過同時印度也快速地發展中。在這裡,基礎建設是落後的,不過經濟也迅速地成長。這裡有著階級制度、多元文化、動盪的政治,不過這裡也有穩定的元素。社會中充斥著貪汙,但基本上還是處在一個有法治的狀態。
這 一切的現象可被比擬為青少年成長時的尷尬期或是年輕時的青春痘。請保持耐心,這個國家將會被整頓好並且成為一個已開發國家。雖然對於這點我也不是很確定。許多時候,印度習慣挑戰外來的知識,而這個國家會持續著刁難外來者,甚至連本地人也不被放過。分析師和歷史學者終究會需要妥協並且同意當印度成為已開發國 家時,它會與世界上其他已開發國家國家截然不同。這就是印度。在這裡青春期跟更年期同時發作。也許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中國。這兩個國家將確保歷史不會重演。
一個國家裡所發生的藝術創作應該是要反應出整個大環境。這個展覽深廣地網集各種不同的作品,我們企圖從中想要找到以下這些問題的解答:
在印度所發生的藝術創作是否有反應出整個國家的大環境?
是否有所謂的印度之道?
如果有的話,它有著甚麼輪廓和特徵?
曾經,日常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最佳靈感來源。我們可以從後現代時期來探討這一個觀點。藝術家們如:布本‧卡卡爾 (Bhupen Khakkar) 研究人們的職業以及他們一天的活動。阿彼塔‧ 辛赫 (Arpita Singh) 的畫作充滿著一天裡面所發生的生活瑣事。古蘭‧沙克 (Gulam Mohammed Shaikh) 的畫裡面呈現街景以及擁擠的村落,並且捕捉了從印度小鎮冒出頭的小人物。蘇迪爾‧巴特瓦爾登 (Sudhir Patwardhan) 則是透過鳥瞰圖來呈現印度郊區景象。曼吉特‧巴瓦 (Manjit Bawa) 則是找到將音樂與詩詞轉換成畫作的動力,並且透過了節奏與節拍提出創新的手法。
在他們之後,事情蜂擁而至。印度開始現代化且全球化的影響開始產生效應,新的世代急著找出口。當代藝術家也在此時開始出走,而國家也開始有了變動,開始接納新的事物。印度跳過了其他已開發家曾經歷的過度科技時期,而導致現況,像是一個有著不同對比元素,好壞參半傳染力的大雜鍋。
從 不同角度來看,這都將是一個具代表性的展覽。作品有著多元的風格,但對於習慣傳統分析及希望可以將作品分類的人,他們恐怕沒辦法在這個展覽這樣做。儘管如此,其中也是有些共通的元素。多位藝術家也展現了對於使用不同媒材的熟練度。有幾位畫家同時也從事雕塑創作,並且持續進行中。如清藤‧烏帕迪耶 (Chintan Upadhyay), 賈嘎那‧潘達 (Jagannath Panda),伊拉那( G R Iranna ), 圖格拉 & 塔格拉 (Thukral and Tagra), 里娜‧巴內吉 (Rina Bannerjee) 和瑞亞斯‧柯穆 (Riyas Komu)都曾做過雕塑作品,並在雕塑品上繪畫。娜里妮‧瑪拉尼( Nalini Malani)與藍博‧卡列卡(Ranbir Kaleka)已經從事錄像創作多年。攝影,這項新進的創作方式,也見於南帝尼‧瓦利‧穆斯亞(Nandini Valli), 吉吉‧史卡里亞(Gigi Scaria)與珊‧希凡(Shine Shivan)的編導式攝影(staged photographs)。 胥芭.莎希(Sheba Chhachhi)透過燈箱創作,若什德.若納(Rashid Rana)則是使用拼貼。從以上幾位我們可以看出,印度當代藝術家與現代藝術家不同之處在於他們使用許多不同的創作媒材。
印度之道顯現於藝術家多元的創作題材中,每一位都有強烈與獨特的表現方式。在印度一塵不變是行不通的,他們也不甘於此。
在美術館的一夜
任何藝術型態都會與其環境產生共鳴。交響樂團在音樂廳內生龍活現,搖滾演出在體育館內釋放活力,同樣地,國歌在遊行中被賦予生命力。當代藝術的美與挑戰來自於它不受限於單一場所,它可以發生在音樂廳、體育館以及遊行路線上。當代藝術與所展出的方式相共鳴。
本次展出作品與所展出的空間有著相輔相成的關係,這些作品都有著「美術館的價值」。許多作品的尺寸通常不會出現於一般的展覽中,多件裝置作品需要寬廣的展覽空間,而一系列重要錄像作品則是需要在密閉空間中觀看。
作品充滿著力度,而展出的空間充滿著可能性。展覽小組可有得忙了。這些作品代表著當代印度的生命力與多元性。也許此刻是一個焦慮時期,因為這樣的一個展覽是不接受任何限制的。
在 美術館或是畫廊展覽,有一個風險是這些展覽通常都會被呈現得很乾淨無瑕。牆壁很潔白,地板很乾淨,群眾也一樣。許多觀眾甚至對於作品的製作過程與內容一點都不瞭解。這篇文章的主要用意是希望能夠表達這些作品創作的脈絡。希望這些文字內容能在觀眾欣賞作品的時候浮現在他們的腦海。來到這個展覽時,希望作品可以與你產生對話,跟你訴說他們的來源,也許是昏暗的畫室、繁忙的郊區、分裂的城市、來自一個支離破碎的土地以及受傷的文明社會。
我們來自遙遠的地方。
請告訴我的人民我很想念我們土地的味道。
是誰把孕育我生命的臍帶剪斷的?
這是一個需要獨自觀賞的展覽。請於晚間再度光臨。美術館會一直都在,而你必須開放心胸準備好被感動。這些長展廳是空的,而這些作品沒有觀眾欣賞。請如同小偷般溜進來,準備好要提問。這是一個獻給無人理會的人的劇場。這個展覽將代表一個國家和其中用生命於那片土地作畫的幾十億人民。這個展覽會告訴你以下這幾點:
在印度,我們不懷疑共存,我們慶祝多元化。
我們不相信一個國家的領土必須就是一個界線,就算邊界塗滿了強力膠,試著把我們困住。
我們不認為世界上有一種東西叫做「類印度 (Indianness)」,不過就算我們斷言他的存在,我們還是必須要提出證據。
* Girish Shahane 於同名作品內使用過這個名詞。
** Khichdi bhaasha 是一種參雜了許多不同語言的混合體口語。
***在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中, Eklavya是ㄧ位低階層的弓箭手。在他宗教導師的命令下,他將自己的右手大拇指切下獻給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