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袁汝儀的民族誌實踐初探談藝術及其教育的田野工作研究/吳世偉

       田野工作是人類學民族誌研究的核心,本文擬從袁汝儀的藝術教育民族誌實踐,探討藝術及藝術教育的人類學民族誌研究新取徑。

        袁汝儀自1987年從美國奧勒岡大學藝術教育系取得博士學位回國後,迄2016年2月逝世前,一直任教於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除了發表文化人類學與藝術教育跨領域間相關論述外,長期從事藝術教育的人類學式民族誌研究。

        當代華人藝術學術圈裡,採取質性或訪談方式進行研究的學者,比例越來越高;然而以人類學民族誌與田野工作方式從事研究者,可以說非常罕見;袁汝儀透過五個田野調查所書寫的三本民族誌與相關論文著述,在華文藝術世界中,逐漸樹立藝術教育研究的新典範,也開創藝術與人類學跨領域研究的先河。從議題內容上來說,她的民族誌研究,迥異於國內多數人類學者的其他社會文化關懷;而其取材論證,完全奠基於國內外長期田野參與觀察和文化詮釋,也不同於一般藝術學、社會學與文化研究者的藝術探討路數。

        透過追溯袁汝儀生命歷程中的人類學經驗,作者試圖探討她何以捨棄藝術創作轉向藝術教育,以及為何始終堅持採用人類學民族誌的田野調查方法,從事藝術教育研究。其次則嘗試從個人生命歷程與時代社會文化兩種脈絡,初步整理與檢視其田野調查發現和詮釋,及對於臺灣與華人藝術教育直接、間接提出的許多重要見解,包括對於美感、創意、模仿、主體性、多元文化與美學、學生變遷論,以及藝術教育理論思潮等關鍵概念與迷思。這些建議、評論、批判或省思,顯然和袁汝儀的藝術教育民族誌實踐相關,既奠定在其實證的田野基礎上,也扎根於嚴謹深厚的藝術與人類學涵養和訓練中,有別於一般的質性研究。

        袁汝儀的學術開展,既受益於人類學相關理論、方法與知識,也證實其成果的洞視與創新價值;由於深諳人類學所可以提供藝術教育的貢獻,尤其是民族誌研究方法的獨特價值與意義,因此身體力行,長期投入藝術教育的民族誌研究與教學實踐。本文試著匯集她有限的文字說明,勾勒其民族誌研究方法,並藉由她的案例,進一步揭示藝術相關教育訓練養成過程中,若能主動積極提供更多接觸與接受藝術人類學學習機會,既是人類學民族誌應用於藝術研究的轉機,也可能對藝術與藝術教育發展帶來嶄新的契機。 

關鍵字:袁汝儀、人類學經驗、民族誌、藝術教育民族誌、藝術人類學、研究方法、田野工作

Facebook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