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覺的藝術欣賞(上)

p1040043

鄭政煌 木刻版畫 2011


  / 鄭政煌

目錄

直覺的藝術欣賞(上)

藝術欣賞與創作是人的本能活動,只是被許多藝術專家用一些專有名詞搞得複雜,才讓我們覺得欣賞變得困難。一張畫作雖然充滿了繁瑣複雜的資訊,但卻明顯的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我們接受了這些的資訊之後,難道一點感覺也沒有嗎?其實不然,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內在感覺,只是礙於社會化的制約而做出違反內心感覺的詮釋而已,或者總以為我們不懂藝術,自己的體驗總是有限及偏差,故不敢在專家面前詮釋自己的心得,社會化的教條訓練早已阻礙我們進入多樣的藝術世界,然而在這個專家過剩的年代,過於相信專家將瑣碎知識黏貼在我們身上,而養成不願傾聽自己生命的內在聲音的習慣,這才是我們生命中最大的損失。回想我們在美術館欣賞作品時,平均會花多少時間在一件作品上,許多人停留在一件藝術作品的時間都不超過半分鐘,這可能比你在看一張流行歌手的演唱會海報所花的時間還短還不用心,可想而知,對作品欣賞經驗不足的觀眾,要在如此短少的時間解讀一件具有複雜資訊的畫面,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而這連最起碼的欣賞熱情都沒有,遑論能有多大收穫與啟發,所以看過展覽的人多數的結論是,哇!這個展出太棒了太精彩了,這件作品畫的好好喔!這些回答讓人一聽,就覺得太假了也太缺乏誠意了!當你進一步問他這件作品,好在什麼地方或精彩之處為何,多數人都會支支吾吾的說不出所以然來,這是為什麼呢?這固然是不懂欣賞的要領,及聽信過多專家在知識性上的解釋,但更重要的是忘了傾聽內在的聲音與共鳴,和缺乏長時間平靜的欣賞藝術所致。

 

     

鄭政煌    神話   細沙 洋乾漆 1991

本能的甦醒

       我們欣賞藝術作品時,能否以自己的本能與直覺為依據,而能直接由畫中所得進入作者的創作心思,當我們並不具有豐富的美術知識時,是否能以一些簡單方法,來協助觀眾找尋畫中的密碼線索以解開畫中的謎題呢?首先我們要瞭解一件作品所構成的成分有哪些,需要如何解讀才能逐一解開不同層次的迷障。基本上一件藝術作品,應包含有美感形式、內容情境與背後隱藏的深意,這三個部分才算構成一件完整的作品,而形式的深度思維卻是解開內容情境與背後隱藏的深意最關鍵的部分。故欣賞一件作品,是需要花較多的時間才能看的深入,而與自己心靈能起共鳴而昇華,所以並不適合在短時間欣賞過多的藝術作品,這樣我們很容易產生視覺疲乏,對於許多作品就會變得沒有感覺,故許多大型的藝術展覽根本就不是讓人做藝術欣賞活動只是一些商業行為,這倒像是七月中元普渡的廟會一樣,擺設了極盡熱鬧與豐盛的食物與儀式,讓孤魂野鬼搶食而能飽餐一頓,但藝術欣賞卻不能像餓鬼一般,這樣是無法品味藝術的深度。我們來看看藝術欣賞的狀態是怎樣發生的呢?一般而言,對於熟悉的作品較容易進入欣賞狀態,我們會先看到畫面中富有趣味的形式所傳達出來的美感,故而陶醉在作品所散發出來的意境趣味裡,此意趣會從心底蔓延開來,而有了一種莫名的感動與興奮,到此,則是一種直覺本能的活動,此時能勾連起更深一層的思維活動,這時會有想進一步的探究創作者在形式上的用心,及作者如何透過繪畫形式來傳達某種更深之意趣。或者當我們接觸一些不熟悉的作品時,更是需要花較長時間及一些解碼技巧的幫助,才可能進入欣賞的氣氛裡。如此深度欣賞作品可能會有人說:「太難了吧!我沒有太多美術相關的知識,也沒有很多賞畫經驗及閱讀大量專業相關書籍,沒有可能做到這樣欣賞的深度」。其實並不是這樣,我們在欣賞一朵花的美麗時,難道要知道這花的相關知識才能欣賞嗎!需要知道它是哪類植物或是什麼品種,甚至是它現在市場的價錢是多少,我們才能欣賞到它的美麗及芬芳嗎?我們撇開這些煩人的知識,直接看到花開在此時的驚喜,讓人此刻心靈能得到一陣喜悅與寧靜,這不就是直覺欣賞的源頭嗎!只要懂得簡單解碼的方式,欣賞藝術其實不一定需要如此嚴苛的條件,一樣能有好品質的欣賞經驗,固然有些作品必須具備某些相關知識,但以直覺的方式已經足夠欣賞市面上六成多的藝術作品,這是因為藝術家也是人,跟我們生存在同樣的空間裡,看到的東西與思維都相接近,故所產生的思維也有一定的脈絡可循,藝術家並非外星人從外太空而來,提出一種我們完全不能理解的東西,因為許多心理狀態也是彼此相接近,所以才能利用直覺來解讀作者心思,並能從形式的運用,見到作者想表達的意趣與深刻思維,如此才有可能做深刻的欣賞。

 

 (未完待續)

 

 

Facebook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