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范﹒艾克 (Jan Van Eyck, 1390? – 1441),1434年;倫敦國家畫廊收藏
揚‧范‧艾克的作品是容易理解與受大眾喜愛,以寫實的精細的技法,自然的表現物質所呈現的內在精神,我們容易察覺畫家創作靈感與物質之間完美和諧,在他的畫中,繪畫技巧相當細膩傑出,歸功於他對油畫技法的嫻熟。一般認為油畫的發明人是揚﹒范﹒艾克,其實,油彩畫的發明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只是調製方法未臻完善而難以運用,所以使用的畫家並不普遍,多數仍然使用蛋彩作畫。而揚﹒范﹒艾克,不斷試驗油畫的調製方法,終於成功完成油彩最適當的調製方法,一種新的繪畫顏料與技法嫣然誕生。油畫具有慢乾的特性不像蛋彩畫那樣快速乾燥,畫家有更充裕時間將造型、色彩、質感、光影等效果處理得細緻而自然,顏色可以層層堆疊從而產生豐富的肌理和細膩的效果,能將豔麗明亮的色彩保存長久而不褪色,油畫的發明與改革,悄然的在繪畫領域裡進行思想與技術的革命。
婚姻中的親密關係
《阿諾非尼的婚禮》是揚‧范‧艾克1434年所畫的作品,畫面所表現的內容我們容易瞭解與欣賞,靜靜的觀賞我們容易陶醉於精緻描繪所散發出來的諧和之美所感動,沈溺在畫面中那股清新甜美的愛意之中,淡淡的並不激烈的愛意瀰漫整個空間,我們沒有經過太多的說明已經完全沈醉在畫家所經營的氣氛裡,這是因為我們對寫實及優美的形式有很強的感知力與認同感,所以在欣賞時就沒有太多困難就沈溺其中。我們從這樣的陶醉中能否更深刻的發現藝術家的用意,畫家藉由朋友或委託人的婚禮究竟是要表達什麼讓我們知道,我們可以從畫家安排的構圖、色彩、造型等來看,畫家如何藉由繪畫元素來堆砌畫中的意境與氣氛。
結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兩個不同生長環境背景的人,因相戀而決定透過結婚的儀式來互定終生彼此共同的生活在一起共組家庭,是許多男女共同的期盼。所以結婚這樣的主題,是為多數人所喜愛及認同。畫家選擇以此議題為創作主題,其用意為何,是什麼原因呢?我們細細的思索應該也能理解,原來答案就在畫中後面的牆壁上,用斗大典雅的拉丁字體書寫著「揚‧范艾克曾在現場觀摩」,哦!原來畫家接受委託為這場婚禮見證,並將此景以攝影寫真的手法描繪出來,而畫家類似以現代婚紗攝影的攝影師身份,為這一對新人拍下一組永恆而美麗的結婚照片,為此婚禮作了見證與記錄的工作,所以畫家使用非常精細寫實的技巧,希望能真實且永恆呈現這值得紀念之一幕,這是一個令人難忘的經典畫面。當時在自己家裡舉行婚禮是個普遍的現象,而家境富裕者想將結婚大事捕捉下來作為永恆的紀念,所以請來畫家為自己這值得高興的一刻,畫下永恆的回憶這是我們能理解,因為現代人結婚多會拍幾組結婚沙龍照來紀念自己的愛情。這裡畫作不只是欣賞而已,更成為一種事件記錄的功用,畫家成為事件現場目擊的最佳證人。畫家接受委託後,會依照委託著的要求及呈現畫作內容,但優秀的畫家不會只是平庸的將內容呈現,一定會思考要如何才能畫出不平凡的作品,賦予更深刻的內容,顯現當時對婚姻的內在本質的要求,而不是只是一個事件的紀錄而已。我們見到此畫,並沒有感受到一種強烈誇張的喜悅,而是一種壓抑內心所呈現出來的淡淡喜悅的滿足感,含蓄的傳達一種永恆的特質,在一個理教盛行嚴格的時代,是不容易將內在情感顯現於外。就像三十年前台灣的黑白結婚照片,男女雙方的姿勢表情勢非常嚴肅拘謹,不帶一絲笑容把內在情感轉化成時間永恆的存在以見證自己的愛情。
上帝的祝福
揚‧范‧艾克以自然主義的手法鑽研刻,畫每一件人、事、物的細節和結構。他所畫的畫儘管滲透著宗教形象及神秘的感情色彩,但另一方面卻具有世俗化的傾向。揚‧范‧艾克並不瞭解透視圖法的運用,其所創造的空間,之所以能征服我們的眼睛,造成逼真的透視感覺,主要是靠他對於物體結構和美感的視覺經驗。空間安排採取固定視點類似於一點透視,以營造一個真實的空間感,而視覺的消失點剛好隱藏在背景圓形凸面鏡中。以一點透視的空間會使空間遭到壓縮而顯得縮小而擁擠,故在背景後面安插一個凸面鏡,使鏡中反映背後景象而將空間感擴充,造成空間深遠的感覺。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鏡中反射的形象,鏡中除了可以看到新郎新娘的背影外,還包含在凸鏡映照下,而顯得扭曲變形的房間內部陳設物品,和從門口可以窺見穿藍衣與長紅衣的人物,其中一人或許就是畫家本人。空間就在畫家如此精心的安排產生魔法般的變化,打破了絕對現實空間與繪畫空間的界限,造成了一種視覺上的錯覺,在繪畫的二度平面產生了一個真實的三度空間,當人們的眼睛看到這樣的景象,一定會感到驚嚇而認為這一定是使用了魔法。後方所掛的凸面鏡吸引了眾人目光,這種鏡子在當時不過是中產階級擺放家中的裝飾物,畫家安排在畫中絕對不會只是單純的裝飾而已,應該有他更重要的象徵性意味。 基督教認為,人類的婚姻是在上帝的應許下而結合,沐浴在上帝的恩典中是所有教徒的希望,當然在人生的大事上不會希望上帝在這重要時刻缺席,如何呈現上帝的存在,更明確的表達自己的宗教立場。屋外的陽光明亮柔和的照射屋內,使得屋內明亮清晰透徹,而華麗精緻的金屬的吊燈的燭台上插著一隻點燃的蠟燭,似乎不是因為照明需要,明淨的凸鏡能澈照一切,彷彿上帝之眼一般洞撤世間萬物,顯現萬能的上帝,鏡子的外緣裝飾著十個基督受難的事蹟,都說明著新信仰上的依歸及行事的準則都與宗教有關。陽光、蠟燭、凸面鏡都象徵上帝的存在,而是暗示上帝與他的子民常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