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藝鼠:「馬祖剪花」在當代藝術上的轉譯,以馬祖國際藝術島「收信快樂」為例
講師: 陳治旭 ( 剪紙與木工創作藝術家 ) 講座內容/ 第一節:「馬祖剪花」介紹與逐項以藏品展示,QA。 剪花是馬祖地區的傳統手工藝,與當地的歲時節慶習俗緊密結合,除了元宵節、做年、討親或有人過世時 閱讀全文
為全球華人藝術教育的明天而努力
為全球華人藝術教育的明天而努力
講師: 陳治旭 ( 剪紙與木工創作藝術家 ) 講座內容/ 第一節:「馬祖剪花」介紹與逐項以藏品展示,QA。 剪花是馬祖地區的傳統手工藝,與當地的歲時節慶習俗緊密結合,除了元宵節、做年、討親或有人過世時 閱讀全文
藝術教育與人類學讀書會承蒙已故袁汝儀教授之鼓勵,成立於今已近五年,其宗旨為: 結合國內相關系所課程領域師資與研究同好,共同閱讀研討藝術、藝術與人文教育、社會文化人類學與藝術人類學民族誌及其理論和著作, 閱讀全文
主講:李招瑩
這一期的讀書會,主講人李招瑩帶領大家回顧她在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執教期間跟學生一起策劃的展覽。因著地域關係,班上的學生組成多元,除了臺灣各地學生,也包含了來自數個不同部落的原住民學生,展覽除了讓原住民孩子補足對落傳統文化的情結,還要顧及如何在展現各種部落文化之間找到平衡,和而不同。除此,更為重要的還有探討如何運用嶄新的美學融合人類學的角度,去展示正在變動的部落文化。
主講:張弘旻/ 李其昌
這一天的主題是表演藝術教育。以2009年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和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的學生合作,在國小展演的《1985開城門》為例,我們一同認識了結合戲劇與歷史教育的教育劇場(Theatre in Education,TIE)。
演教者化身成另一個年代的人物,在小朋友面前搬演一齣村民面對日軍進城而各載顧慮的戲碼。開門讓日軍入城接管他們嗎?進行抵抗嗎?演員們生動的演出,先將在場的小朋友帶入情境,到了關鍵時刻,現實中的主持人再補充歷史背景,並將道具發給大家,就這樣以一個象徵性的符碼將大家引進歷史的漩渦。
讀書會簡介: 藝術是社會文化的產物與現象,文化則是藝術製作欣賞與理解的根源。人類學的藝術研究將藝術建構於日常生活的現實之中。人類學對藝術教育的貢獻,在於它跨文化資料跨文化反省精神及實地的跨文化研究方法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