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藝術教育網

為全球華人藝術教育的明天而努力

視覺藝術作品的科學邏輯分析之研究01

alt


圖/文鄭政煌

視覺藝術作品的科學邏輯分析之研究

前言:

        我們在學習欣賞視覺藝術的過程中,對於欣賞或評價一件作品的好壞,常會碰到這樣的經驗,那就是我們覺得不錯的作品,但別人卻是嗤之以鼻,或者對於自己的創作,問不同的老師竟會有截然不同的答案。同一件作品,不同人所見到的卻有極大的差異,這難道是因為藝術是非常主觀的,而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所致嗎?我想這樣的問題往往會在學習階段中讓學習者產生極大困擾。而欣賞分析一件作品,是否能以更客觀、具體或量化的方式來切入輔助思考,能否讓我們有所憑據的作思考判斷?就自己創作遇難的經驗,經長時判讀觀察而學習到的部分做整理,在此提供一個科學化模型來輔助我們對作品進行較為深度欣賞解析之參考。

 

藝術作品的生命力   

        首先我們要先知道一件好作品是具備什麼樣的狀態,我們常說一件好的藝術作品它是具有生命力的,而生命本身是一個複雜微妙且豐富生動的狀態,要成就一件富含生命力的作品,當然在作品裏就該具備微妙複雜且豐富生動的多元層次,才有可能將生命的狀態呈現於作品內。如何在創作裏展現類似生命層次的豐富度,這是我們學習者應該深思的。一件好的藝術作品,會投射出畫家所苦心經營的種種訊息,作品中錯綜複雜的資訊,必須同時具備藝術的整體性內涵,這能讓作品顯現與生命樣貌相似的特質,如何讓我們在第一時間判斷作品的好壞而沒有疑惑呢?這取決於我們是否瞭解一件藝術作品中,該具備怎樣整體性條件以提供我們做優劣的判斷。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評判角度與眼光,常與創作者或藝評家是不相同的?如果我們不清楚他們的判斷依據及審視作品的角度,也不瞭解一件作品所要求的整體性要素為何,當然就無法作出準確及客觀的評價。常見的例子是,我們在欣賞一幅藝術畫作時,當時只是覺得感覺不錯而心情愉悅,事後如果要對此作品的內容做深入分析討論,以瞭解其形式架構所被賦予的意義,或者對此作品好壞與否的構成原因作深入的剖析,這時只會說一些無關痛癢的言語,例如作品很好、色彩不錯、畫的很精彩喔!常說不出其所以然來,這樣對於學習繪畫或者欣賞的人而言,就很難從欣賞他人作品上學習得到繪畫相關智能,以增進自己欣賞及創作的能力,這是相當可惜的一件事。

 

藝術的整體性內涵

        一件作品是否能使人激發出對生命強烈的悸動與滿足感,乃在於作品裏是否提供一個整體性思維的藝術內涵,故藝術的整體思維,是我們判斷一件作品的重要依據,藝術的整體性所探究的內容應同時具備廣度及深度的思考,何謂藝術的廣度,簡單的說,一件作品需要以繪畫形式於畫面中做富興味的安排,而這些形式元素必須包含構圖、造型、線條、色彩、明暗調子、體積量感、時間、空間、節奏、光線、比例、媒材、質感等元素,也就是在畫面中,所承載的繪畫元素思維越多即是廣度的初步建立,然而真正的廣度的建立,是所有形式元素必須依附在深度的討論中同時建立才行。而藝術深度則可從三個層次來分析:

一、技術的純熟與精鍊

二、形式與情感內容的契合度

三、思想的高度的建立

        而形式元素的廣度必須與深度同時來看,不可分離單獨分析。然而,形式與情感的密合度越高其藝術整體性就越強,也更能夠傳達出無限的情感訊息,而使人產生強烈的滿足與感動,如此就越能顯現藝術作品內在的生命力度。

15

創作思維欄目-前言

 

                                                                                    巴黎大拱門前的公共藝術

已完成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