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量凱 圖/藝術家博覽會 |
藝術家博覽會(簡稱藝博會)是一年一度的盛事,去年參展人數高達170位,網羅台灣超過半世紀的創作者,從年僅十六歲的新銳創作者,到名列台灣當代藝術史的重要大師,都將在這裡一較高下。不論您是想親眼目睹備受肯定的傑作,或是成為獨具慧眼的藝術圈星探,都歡迎來藝博會小試身手。2012年第11屆藝術家博覽會,我們給您非去不可的四個理由: 一、美學資源的平均分配 藝術,應該就像是陽光、空氣和水,是人人可以共享的永續資源。繼上屆藝博會走出台北,巡迴至高雄展出,此次的版圖又拓展到台中,力求全台視覺資源的平均分配。花草需要陽光普照,身體需要空氣和水才能運作,而每個人的雙眼也都需要藝術滋養,才會更豐富愉快。
藝術家的盛會絕不該只有藝術家的參與,也不是專給少數人包場的天堂,美國紐約的赫伯與桃樂絲(Herb Vogel, 1922-2012 & Dorothy Vogel, 1935-),雖然這對夫妻只是在郵局和圖書館工作,再平凡不過的上班族,憑著對藝術的真誠喜好,購買自己喜歡而且可以搭地鐵搬運的作品,竟然打造出美國近代藝術史驚人的收藏,並促使美國國家藝廊設立一處專門的展示間,用以典藏他們卓越的貢獻。 二、一本台灣當代藝術的活字典 攤開藝博會的名單,好似一本當代藝術大全,篇篇精彩。包括富有人文批判的重要團體 「悍圖社」成員楊茂林、陸先銘、郭維國、陳擎耀等人、擅長變幻莫測的抽象語言的資深藝術家莊普、非科班出身卻躋身國際的于彭、探討國家記憶的梅丁衍、孕育史詩內涵的李俊賢、挪用流行動漫的洪東祿、揭露人類荒謬處境的姚瑞中、以釘槍打造傳統山水的陳浚豪、幽默女性角色扮演的何孟娟、詼諧卡漫風格的廖堉安、重組複合雕塑想像的席時斌等,傑出的創作者不勝枚舉。 還有許多新銳藝術家,待大家親身去發掘,而觀眾也無須擔心會迷失在茫茫作品之中,會場將舉辦專家導覽,為觀眾在活力繽紛的當代藝術中,指引方向。
三、環遊世界前,先到藝術家博覽會走一回 跟歐亞大陸相比,台灣只是彈丸之地,但這座小海島的地貌多變,氣候從熱帶到高山寒帶,論及生態多樣性,台灣的物種數量是所有國家平均值的100倍。相對於台灣的藝術創作,其多元的樣貌同樣也是多元地令人吃驚。 誠然,台灣不是法國,歷史並沒有賜與我們印象派,但並不代表台灣的藝術作品缺少精彩的表現,我們將發現,打破宗派的台灣藝術,可以留下更感動人心的印象;台灣不是西班牙,但並不代表台灣沒有自己的達利,沒有自己的畢卡索,不代表這裡的藝術家沒有最荒誕的想像力來開啟既熟悉又陌生的夢境世界。我們將會發現,台灣藝術的國際性,本次藝博會不只有外國藝術家的駐台創作,更有遠赴海外取經又歸國的各代台灣藝術家,以及深耕當地的創作者,他們超越地理疆域,開創出不拘泥傳統的獨特風格,讓我們也拋開對歐美現代藝術的品牌忠誠度,效法後現代「只忠於不忠」的精神。
四、策展人的舞台
藝博會將是一場民主、深度、國際化又多元的藝術盛會,如果您未曾接觸台灣的視覺藝術,這是最佳入門途徑;如果您是重度展覽服用者,這是完整配方。別錯過這場距離台灣當代藝術最近的機會。 Data 2012藝術家博覽會 台中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