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講企圖分享一個對於1990年代後,台灣社區運動結合到文化、藝術與創意階級培育之反思架構。我們企圖指出正當「動員市民」與所謂的「社區營造」,成為重要的塑造地方認同、文化風貌與美學價值、文化創意產業與希望的同時,更重要或許應去反思這些被培育或塑造為「社區共識」之認同、文化或美學的來源?究竟怎樣的社區或社群被透過這樣的過程而塑造?在其中有哪些權力與利益的不平等或爭議?
本講針對兩個案例:一個台北老舊社區動員、文化再生與文創園區化之經驗;及另一個台南傳統歷史街區(五條港)的社區營造、文化保存與文創產業化的經驗。我們企圖指出,上述社區動員、認同或文化等共識的建立常常是一種教化過程。在教化中,積極參與的民眾的自我認同(self-identity)、社會與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可能逐漸的被改變,從而成為另一種被教育過的公民。
但這樣的被教化之公民或社區(educated citizen or community)的出現而非居民彼此間的溝通與協調之後的產物,它可能造成一種社會的分裂與矛盾,由於對於文化保存、社區營造等語彙與觀念的學習與使用,也讓這些積極的公民,可能更認同或依賴於特定專業者的論述、計畫指引或美學認同。在這樣的狀況下,一方面積極參與的公民可能發現他們越來越不像他們的鄰居,相對的也越來越難和他們的鄰居溝通,與擁有相同的語彙,在這樣的狀況下,他們似乎成為孤立於「在地鄰里社區」之外的「積極公民」(active citizen)?另一方面,被社區動員或文化塑造所排除在外的「被動公民」,或許也發現在地社區文化或認同越來越被外來政策、專業與美學所「異化」,而不再屬於他們?
講者簡介:
林文一助理教授,過去在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都市地理學組中,進行博士研究與擔任博士後研究員,針對關於倫敦、上海與台北三地的都市再生與治理等之田野研究。2010年回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任教,主要擔任課程與研究興趣包括:規劃理論、都市再生與治理、都市文化與創意城市、永續社區等,目前其正在進行關於創意城市論述在台北的轉化與實踐的研究案。除了有人文與都市地理學的訓練化,其過去更有專業的建築學訓練與操作經驗。
黃淑俐博士候選人,目前於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博士班,進行關於文化導向都市再生與歷史街區轉化的研究與實證田野。其長期關照歷史街區與傳統社區的保存、文化再生與社區動員,並在台南市進行深入研究與觀察。除有專業的都市計畫訓練外,其也擁有建築與室內設計雙碩士學位。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