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觀點 八田與一「舞」出新意

舞劇「千鷺之歌」以「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左二,王維銘飾)的故事為藍本。
圖/大可攝影提供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一九三○年代的台灣,賽德克族抗日,發生霧社事件;同一時代,也是「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建設完成烏山頭水庫和嘉南大圳之際,嘉南平原因而從貧地變良田,無數農民受惠。

 

文史工作者鄧相揚曾幫台灣青年舞團架構描述霧社事件的舞劇「賽德克之歌」,最近他再度與台灣青年舞團合作,以八田與一為主人翁,創作舞劇「千鷺之歌─台灣‧八田」。鄧相揚強調:「對日本人的功過自有不同的評價,不能一概而論。」有別於日製動畫「八田與一」的殖民觀點,「千鷺之歌」是「從台灣的土地看出去」。

八田與一以十年光陰建設烏山頭水庫,如今,烏山頭水庫仍有他的銅像,每年五月八日,逢八田忌日,許多台灣人會來到烏山頭水庫的八田與一銅像前,為八田祈福。二戰末期,八田遇難後,其妻外代樹寧願死在台灣也不願回日本。

有感於嘉南平原是台灣的穀倉,但目前大家「不把農業水利當寶」,更不知八田與外代樹的事蹟。為此,鄧相揚曾與「千鷺之歌」的藝術總監洪淑玲等人多次赴日本尋找八田的家族及史料。此一舞劇將從廿九日起在嘉義、台南、高雄、台北及台中巡演。

「千鷺之歌」依循史實,由出身雲門的舞者王維銘舞出八田的一生。同時由製作總監劉培能以多媒體投影懷舊的動畫及影像,跳脫現實場景。最戲劇化的一幕─外代樹跳水庫殉情,有人指證歷歷:「兩隻白鶴從圳堤飛起,然後變成一群白鷺鷥飛去。」

鄧相揚說,白鷺鷥是台灣鄉土的化身,八田與妻子選擇在台長眠,「像白鷺鷥一樣愛著台灣,而台灣人也認同了他是台灣的八田。」舞劇最後一幕「愛與生機」,就在千鷺之歌的大合唱中落幕。

八田與一小檔案/建大壩 灌溉嘉南農田

【聯合報/周美惠】 

有「嘉南大圳之父」、「烏山頭水庫之父」之稱的八田與一為日本石川縣人。他自一九一○年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後,到五十六歲過世,一直在台灣工作、生活。

一九一九年,八田受命負責建造嘉南大圳的核心工程烏山頭水庫,為確認大壩施工法,八田赴美國調查,最後以個人創新的技術興建大壩。一九三○年順利完工使用。

一九四二年,八田赴南洋但搭乘的大洋丸號遭美軍攻擊遇難,骨灰送回台灣。其妻外代樹寫下絕筆「愛慕夫君,我願追隨去」後,在烏山頭水庫殉情。

【2011/04/24 聯合報】@ http://udn.com/

該演出將於4月29日首演,地點在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之後將巡演台南、高雄、台北國父紀念館以及台中中山堂。

Facebook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