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現場如何使用一個簡短的作品,作為教學的媒介,提供學生和教師共同可以運用自如的素材,才能提供教學的效能。在這樣的前提下,如果能夠提供簡短、又具表現性的對話,對於老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都提供了便利和實用性。這樣的素材來源並不困難,教師如果能夠從日常生活情境中,發現學生經常會發生的一些簡短的對話,都可成為很好的教學素材。
下面的對話練習或許不能稱為短劇本,因為劇本還有許多條件,為了教學的方便,我們就統稱為短劇本教學。在本系列的教學比較後面的練習範例,提供比較完整的劇本,在一併介紹劇本的要素和創作的想法。
這部分練習所提供的對話來源是學生在帶隊前來我教室的過程中發生的事件,後面的學生碰撞到前面的學生,然後發生互毆,場面非常混亂,到達我教室時彼此之間還在爭論,同學也各有不同的版本。當下我就決定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重建現場。首先,我就請同學發表他所看到的真相,然後請同學把它演練一遍,讓其他人先修正,因為當事人都還在爭執,彼此都還在憤怒地和敵視對方狀況,所以沒有立即請當事人及時修正,後來等他們看了同學的表演之後,情緒有所緩和時,我就問他們真實的狀況,由它們去修正同學的表演,甚至自己上場表演。經過這樣的表演之後,兩位當事者發現彼此的處理方式都有問題,後來彼此道歉結束了爭執。當然,執行的過程是和緩而且有秩序的進行。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也學到了事實可以透過扮演重現,但每個人的看的角度都有不同。因為這一次的經驗,學生在反覆演練過程中一直出現的這三個對話,就變成了我之後給起她學生練習的素材。
練習一:
甲:你是故意的對不對。
乙:自己不小心,為什麼要怪我。
甲:明明就是你,你還狡辯。
這三句對白,一開始可讓學生以對話的方式進行,掌握它們說話的音調和情緒,接著讓學生發表這兩個角色到底發生甚麼事件。發表時可以聽到別的同學的想法,要求儘量不要和他人發生同樣的事件。然後讓學生實際演練。這個練習要求表演出發生甚麼事件,不要再加任何台詞,有其他的相法都透過表演把它表現出來。
學生學習到的戲劇觀念是戲劇是發生在事件之中,有了事件發生對話自然就流露出來,事件不清楚,表現不出對話的感覺。表演是在事件中逐漸發生。所以戲劇表演首要目的是找到有動作的事件。
這個練習可以讓學生拿著劇本,而且強調如果忘了台詞,可以在情境中提下來,看完劇本再繼續表演。學生常勉強要記住台詞。雖然內容只有短短的一、兩句對話,但在短時間要記住並不容易,為了避免忘詞又要再找劇本,建議將劇本拿在手中事最好處理方式。
練習二:
甲:你是故意的對不對。
乙:自己不小心,為什麼要怪我。
甲:明明就是你,你還狡辯。
(乙沉默)
乙:對不起啦!你有沒有受傷?
當學生完成了練習一之後,已經了解要在第一句對話之前,要先討論事件,運用戲劇動作來完成表演。這個練習建立在這個基礎上,逐了戲劇事件和動作的討論和練習之外,就是在乙沉默之後,為什麼會說出對不起,你有沒有受傷。說出這一句話的動力是什麼?這個轉折如何才能處理得讓觀眾覺得對話很通順,說的理所當然。所以探索戲劇表演的重點就是轉折的處理。沒有足夠的動力,轉折一定欠缺說服力。
練習三:
甲:你是故意的對不對。
乙:自己不小心,為什麼要怪我。
甲:明明就是你,你還狡辯。
(乙沉默)
甲:對不起啦!你有沒有受傷?
這個練習和練習二不同之處就是最後一句對話是由甲說的。在前面建立的事件和轉折可能很順暢了。目的是考驗學生能否類似的情境中,發展更符合對話的事件和動作。部分學生可能會因為事件發生的過程無法發展出最後一句改由甲說出來的動機。此時教師可以建議它們修正事件發生的過程或是能夠增加一些動作,或在動作中改變弱勢或受傷的人。對話的過程就能夠自然又順暢。
創意是一種轉換的過程,這三個練習的目的除了尋找戲劇動作外,更強調學生在情境建立和轉換時事否充分展現靈活性,是否達到流暢和變通的創意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