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藝術作品的科學邏輯分析之研究05

 


文/鄭政煌

視覺藝術作品的科學邏輯分析之研究05

 

 

構圖

色彩

線條

造形

明暗

調子

體積

比例

光線

節奏

時間空間      

技術的純熟(佔1分)

10﹪

0.3

0.3

0.3

0.3

0.3

0.3

0.3

0.3

0.3

0.3

形式與情感的契合

(佔3分)

30﹪

0

0

0

0

0

0

0

0

0

0

思想的高度

(佔6分)

60﹪

0

0

0

0

0

0

0

0

0

0

總分

 

0.3

0.3

0.3

0.3

0.3

0.3

0.3

0.3

0.3

3

 

形式技術的純熟度10

下–形式技術的學習階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例子一)

        以這件作品為例,如果我們細心的解讀,我們就能發現這是一件以寫實技法完成的作品,而幾乎一眼就能看穿作者的心思,我們從作者安排的幾樣靜物分析,靜物之間似乎只是要求畫面安排的美感及豐富性,並沒有超越技術思考的範圍,靜物選擇與擺放不過是提供畫家有摹寫的範本,而能展現其精湛的繪畫技巧,而呈現具視覺的美感的作品。在構圖的安排上,作者只是關心眼前擺放的花朵相互之間的協調性,而能達到畫面中有均衡協調的構圖,以呈現一種和諧的視覺美感。可見到作者花了較多的心思在造型寫真的描繪,運用細膩的明暗調子及色彩,精準描繪出真實的立體效果。色彩上也明顯看出畫家想藉由明亮潔白的色彩,畫出一幅視覺甜美生動的花卉作品。從栩栩如生的花卉中,能讓人感受到他的寫實技巧很好,這在最初選擇擺設靜物時,已能看出畫家的心思及關心所在,作者過多關心繪畫技巧的展現,並未花心思在形式的情感表達,及思想高度的建立上,因此無法感受到作者利用繪畫形式,做出與情感有關的呈現及做藝術內涵深度的思維,最終成為玩弄筆墨趣味之遊戲之作。就算描繪的技術很高超,能達到技術下層功夫所應注意的事項,因純視覺感官式的靜物作品,只落在技術層面來看問題,除了寫實技巧不錯外而其它上層所該具備之因素則一切空白,故即使在技術層面上,也只能達到下層功夫-形式技術的學習階段而已,只能拿10﹪中的30﹪的分數。而在形式與情感的契合度和思想的高度上,則拿不到任何分數,故總分加起來也才得到3分而已,甚至連技術的中層功夫都還沒有初步的認識,因為未考慮其他層面的問題,少了對靜物做生命深度的刻劃,即便具備紮實的寫實技巧,能將靜物畫得再像也很難感動人心,雖然努力經營畫面,但畫中內容卻仍顯得極度匱乏粗糙,當然會令人感到單調而乏味,而像是一幅單純技術演練的靜物習作。而這類作品常常能得到一些對藝術涉獵不深的人的喜愛,而他們的判斷卻與稍具藝術素養的人判斷相左,這是因為他們並不知道,在藝術的基礎程度有如此細微的差異,故總在個人的喜好上做價值判斷。

 

 

Facebook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