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30 張金蓮:追尋生命的花朵 _自由不自由 意義無意義之唱合

        張金蓮.曾是一位80年代的現代舞者..隨者生命的時間..卻蛻變為一跨領域的創作者..作品涵蓋..雕塑、油畫、水墨、文字..攝影、裝置..等,創作對她來講.不拘形式與媒介,都源自同一的主軸—生命內在的本能與創造力。

        一直創作的她在1994年因為孩子說美術課好無聊,這句話讓她放下工作.自願到學校教學,沒想到卻發展出一套綜合遊戲.繪畫..戲劇、舞蹈等多元啟蒙活潑的藝術教學,十年後雄獅美術為她出版成書《遊戲的天空—和小朋友玩藝術》.為兒童美術教育奉獻心力…。

        2005台北市立美術館多次邀請她做兒童教育展導覽教學設計與規劃..獲得熱烈好評。2007年底她的孩子往生,張金蓮因為孩子的碰撞.更覺得應該以行動支持才華的年青人..隔年便發起策劃了「炫光計畫」,結合有共識的好朋友..每年實質的鼓勵.肯定13-21歲才氣青年的藝術創作。

        推廣兒童教育不遺餘力的鄭明進老師曾這樣說她:
        我慢慢地讀了她的書,發現這是我看過的有關兒童美育方面的書籍中,最最讓我驚訝,也感到讚佩的一本書。我驚訝的是——作者不是師範教育體系出身,而是一位專注於雕塑創作的藝術家,卻毅然決然的跳進美術教學的工作!是一位深具童心的人,她一頭栽進孩子的美術教學之後,深深地被兒童美術教育工作迷著啦!

        張金蓮自述:「人因為困境,反而豐富了生命,擴大了內在視野,像上天給你的磨難,只為了鍛出你寶石般的光芒,而看見自己無限的可能」「從1977-2012年,就這樣做自己的高興,三十幾年如一日默默的自我完成,完成甚麽?完成自己的無中生有,完成心裡的理想與歡喜..藝術帶領我走入屬於藝術的宗教裡,覺得藝術創作者都是物質界、自然界、精神界的轉譯者,我們看見別人沒看見的沒感受到的,再內化它變成文字、圖像,無論是具象或抽象,如實表達自己的所見,這真是令人著迷的世界,它永遠沒有終點,在裡面不斷架構,開創自己的新世界,並把它呈現出來,這是藝術對我很重要意義所在。」

       打擊和挫折,讓張金蓮找到更大的力量支持自己,她呼應內在靈魂的需要,滋養它,發掘各種可能,然後與人分享,芬芳如花香。那虛實間的美,生命的豐厚,張金蓮將之融入身體,欣然綻放。

Facebook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