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當代版畫思維-論版畫慣性思維的擴張8

 

鄭政煌   空相   紙漿複合媒材 2002 

版畫作品加入其它媒材,能增加作品的豐富度 

 

紙漿立體效果枯木樹葉雜草等物,使得平面的紙張作品,增加光影時間的變化

 


 

   版畫材質思考的偏執: 

         巴謝拉爾對版畫的描述:「以原始動勢所做的版畫,充滿自信、完整度與確切的動勢,因此,筆觸孕造出量感,激起各種姿態,在本質的創造中,賦與每一造形以力量、曲折與充沛動能。」這也可以說是視覺能量透過材質所顯現的動能,將版畫特質做了非常生動的詮釋。 

        材質做為版畫獨特魅力之根源,也是創作生命的底蘊,如何能適切運用材質以顯現底材之生命動能,這是版畫家所應關心的重要課題。版畫材質的運用可分為版材、技法與印刷底材三個部分。

1.  版材的偏執 
        版畫為間接藝術,並非直接在描繪材質上來做呈現,使用版材的媒介物如木材、石塊、金屬、塑膠等材質,透過媒介轉印而成藝術。就我的觀察,版畫家對材質的研究是不遺餘力的,只是方向確有偏頗之慮,版畫家會花相當的時間、心力去找尋並試驗不同材質,希望找尋便宜、方便,且具穩定與特殊性的素材,而在舊有的材質而有更特殊的效果,這原本是具有相當的實驗精神,但若僅以技術層面去尋試材質,忽略以創作理念為依據去尋覓適當的素材,材質的創造性動能將會隱而不顯。我們應如何看待版材的選擇才不失偏頗,我們可以先問自己此一版材的選擇,是符合自己創作哲思而有其必然的選擇,還是單純迷戀材質所印製出的優美質感,前者會因創作思考而將材質提升至藝術高度,而後者的選擇則會因執著特殊的印製效果,迷惑於裝飾美感的優雅、停滯於工藝技藝的通俗趣味,失去材質與創作內容間必須契合之縝密思維。

        創作者如果忘了,創作上選擇適當材質比選擇精良材質更來得重要,其版材魅力所隱藏的創作內涵就難以顯現,雖然在媒材的試驗上花費相當長的時間,即使試驗出好的材質用於作品,也僅符合技術運用或與創作無關的議題,非但沒有增加作品的感染力,卻逐漸影響版畫家對材質的敏感度,當然會減損作品呈現的視覺力度,對於無法將版材的特殊性發揮至極實為可惜。

 

 

鄭政煌 ㄔㄨˋ2001  

筆者以版畫概念所做成的裝置作品 

2.  技法的偏執

        版畫因材質的不同發展出許多表現技法,作者依自己創作的構思和內在心象為依據,發展出適當的應用技法,透過特殊技術操作過程以呈現不同的作品,這是創作者的精神思維與物質碰觸後,激發自己的獨特形式展現出來的心血結晶。版材有木板、金屬、銅、石、絹、紙等各有不同的質地,技法有雕刻、腐蝕、轉印、摩擦等各有其性,技術的發展是經由許多版畫家敏銳的思想碰觸,辛苦的發展出來,對於後學者應該從其技術精神思維技術的必然性,不是單純仿效這些現成的技法。每種技法傳達的個性、情感特徵皆不相同,因此,作者在創作前必須對媒材、技法要更嚴格的看待,對技法與內容相合度要更敏感,才能更精準將技法形式提升到另一層次。

        版畫家常陷入一種技術迷思,為了複製模仿他類的繪畫媒材,而將版材的特質過渡操作而損耗其原始個性。以木刻版畫為例,一般而言會選擇木刻版畫為創作媒材,應是見到木板材質美感與刻刀所造成的刀痕趣味,古拙單純的線條,黑白分明的強烈調子,以及趣味天成的木材肌里,這些特質本身就令人著迷。以刀直接刻劃於木板,能造成手繪無法形成的力度與質樸紋理,顯現簡樸、古拙、單純、堅實、渾厚等個性的形式特質,木刻版畫無法用手繪作品來替代。但許多作者卻因過渡操作,而減損、抹殺木刻本具的精神特性,線條失去木刻應有的特質,僅存粗細一致之輪廓線或毛筆般的書寫效果。在材質感受上,似乎可以其他繪畫形式來替代,材質與技法的獨特性消失不見,相對降低作品的感度與張力。以日本木刻版畫大師棟方志功為例,將木刻刀趣配合厚實的京和紙表現於作品,媒材與創作的內容結合得相當緊密,其木刻作品,將東方的哲思傳達得相當精采,使作品散發出迥異於他作的氣質,充分感受到與西方作品的明顯差異。

        再以凹版腐蝕法為例,從內容與技法來看凹版畫,金屬板透過酸液腐蝕出不同的變化,造成各種色階的層次,或疊印各種顏色造成色料間相互融合交疊的複雜層次,以腐蝕透過極重壓力所印製的凹痕與色彩變化,這是其他媒材無法展現的特質,如果只停留在視覺效果的驚豔,而與傳達內容與思想無過多關聯,這時的凹印效果就難以有更強烈的情感,如此抹煞自身技法的特性是非常可惜的事。

 

 

棟方志功 夢遊 

        再以凹版腐蝕法為例,從內容與技法來看凹版畫,金屬板透過酸液腐蝕出不同的變化,造成各種色階的層次,或疊印各種顏彩造成色料間融流交疊的複雜,以腐蝕透過極重壓力所印製的凹痕與色彩變化,也是其他媒材無法展現的特質,傳達的內容訊息,並不適合只是刻意模仿素描的質感,如此抹煞自身技法的特性是非常可惜的事。  

 

 3.  印刷底材的運用

 印刷材質的使用上,一般而言,會選擇市面上最好的紙張,但有時最好的未必是最適當的。市面上進口昂貴的版畫用紙,是否能真實表達自己的情感與呈現在地文化質感,可能有再斟酌的必要,許多時候沒有更敏感的選擇印刷底材,是難以正確地表達這些細膩的情感。我們常會以為好的昂貴紙材,是印刷時唯一的考量,雖然貴氣的紙材有較好的品質與耐久性,但卻非創作時的首要選擇,更應思考印刷底材所能呈現的時代特徵,透過適當選擇反應時代精神,也是選擇底材不可忽視的重要概念。所以,這些市售紙材可因創作者的需要不同,透過處理以便達到想要表現的效果。有時,身邊不起眼的紙張雖粗糙低廉,可能更適合或更能直接反映作者藝術表現的需要。或者會因創作內容需要而自製適合的紙材,透過改變紙張的特性,重新賦予紙材更複雜的特質,紙材的附加意義也因這小小的思維有更神的意涵,所以思考紙材和創作的關係,對創作者是十分重要,要在平時就建立起這樣的思考模式。而且印刷底材不只限定在紙張上,亦可考慮以金屬、木材、壓克力、玻璃、泥土、身體等不同材質做為印刷底材,也可以玩出許多不同的藝術概念,版畫家對印刷底材的使用思維越縝密,其作品的整體效果就越強。             

        多數人在創作時,材質的使用並非依據內容需要做選擇,材質的選擇是以方便取得、保存久遠等與創作無關的考量,或受別人作品所呈現材質美感的影響,因為喜歡而去使用相同的媒材,自己並未意識到別人使用的媒材,是因表達自身某些特殊情感或想法的需要來決定媒材的運用 ,如此才能完整呈現創作概念與材質的特色,才會有令我們感動的作品。如果我們未細慮其時空背景之不同,直接擷取模仿此材質的裝飾性美感,誤以為是出於自我真實情感的選擇,其實並未深慮創作意涵與材質之間的密合度,因此,此類作品總覺畫面缺乏那麼一點動人的力量,不能耐久觀看。這看似簡單的選擇其結果就會有很大的差異,是故選擇準確的媒材是創作極重要的部分,其中的原則一點都馬虎不得。

未完待續

 

 

鄭政 無常 1997

 印刷底材沒有好壞之分,只有恰當與否,非只能運用市售較優質的版畫紙,應考慮創作思維與底材的契合度。  

 

Facebook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