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網/文:特約作家賈亦珍/圖片提供:北美館】
|
11月27日台北市立美術館又一檔年度大展開展,這個題為「永遠的他鄉-高更」的展覽,是台北市立美術館從選件、保險、運輸到展出,進入國際藝術舞台進行全程主導策展各環節的第一次嘗試,負責策展工作的北美館展覽組組長吳昭瑩說:「很辛苦,但很值得,也學了很多東西。」
這次的策展過程與前不久剛結束的「費城美術館收藏展-從莫內到畢卡索」完全不同,費城那次是接收別人已規畫好的展覽,只需要協調的工作,算是一個較被動的接收,這次高更展則是完全館方主導及策畫。
接收現成的當然輕鬆,自己一手包辦就辛苦了,吳昭瑩最清楚這回體會得很深刻。
|
剛開始對外接洽,吳昭瑩就被潑了很多盆冷水,因為高更的作品不多,但卻很受歡迎,每年都有好幾檔高更展要舉辦,她去借件時,有個館長跟她說:「每年都有很多高更展,你們不要辦比較好。」這意思是說,僧多粥少,北美館這個菜鳥搶不過人家,很難辦得成。
實際上也是如此,去年發出去的借件函,有如石沈大海一般,不要說有沒有借到,連回信都很少,到今年7、8月時,吳昭瑩還一度考慮放棄辦高更展,「那時很多館都還在考慮要不要借給北美館。」吳昭瑩說:「主要的考慮是借給北美館安不安全、北美館的專業夠不夠、北美館的溫濕度控制技術夠不夠標準。」
為了說服這些擁有高更作品的美術館或收藏家,吳昭瑩數度出國去當面拜訪及說服,「每次出國幾乎都要地毯式地掃過借件對象,幾乎天天要換旅館。」
「如果能從畫冊中挑選的話,我可以為這個展覽挑出最完美的組合。」但實際操作下來就知道,其中困難重重,你要展高更,別人也要展,要把作品借到手,要靠很多管道的關係幫忙。
|
倫敦的泰德現代美術館也要辦高更展,日本、荷蘭及其他一些國家也要辦,這些對手的競爭讓吳昭瑩策展路走得很辛苦。
借件的爭奪戰有贏有輸,身為菜鳥,北美館還是贏少輸多,尤其很難搶得贏泰德現代美術館這種世界級的美術館,但北美館不小心也從泰德的手中搶過來一件作品-水果盤與檸檬,這件作品已在泰德現代美術館的高更展專輯中列出,但透過很多努力,最後說服了收藏這件作品的瑞士朗格馬特美術館外借給北美館。
高更展將從11月27日展到2011年2月20日,展出作品共86件,其中有58件是高更的作品,包括油畫、版畫、銅雕、木刻、陶藝及紙上作品,另外28件是一些受高更啟發及影響很深的一些作家的作品,例如保羅.塞魯西葉、愛彌兒.貝納、艾杜瓦.烏依亞爾、莫里斯.德尼等人的作品,希望能完整呈現高更對20世紀現代藝術的貢獻及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