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葉蕾蕾來訪

4da06b4d1e26691ff46d67a7ba8f9e38

  葉

蕾蕾老師前陣子來訪,她分別在我就讀的社區藝術所(Community Arts) 和同樣重視社區工作的策展所(Curatorial Practice)各待一天帶領體驗工作坊,並有一場開放全校參加的演講分享她曾參與的社區藝術計畫。雖然短暫停留,但卻給透過行動讓我們深刻體驗社區藝術的溝通與療癒功能。

(第一排左三,身著黑衣的亞洲女性為藝術家葉蕾蕾) 

  葉蕾蕾老師前陣子來訪,她分別在我就讀的社區藝術所(Community Arts) 和同樣重視社區工作的策展所(Curatorial Practice)各待一天帶領體驗工作坊,並有一場開放全校參加的演講分享她曾參與的社區藝術計畫。雖然短暫停留,但卻給透過行動讓我們深刻體驗社區藝術的溝通與療癒功能。

 
  葉蕾蕾出生於中國,在台灣長大,於台灣取得學士學歷後便前往美國就讀藝術創作研究所,目前旅居美國。她於2003年獲美國福特基金會頒發「改變世界的領袖獎」,她深入世界各地利用藝術計畫吸引居民參與共同改造社區,最初從美國費城北部開始,足跡遍及台灣、中國、印度、盧安達、海地、肯亞、迦納、敘利亞等地。在世界各地和不同種族、文化的社區互動,藉由藝術創作使居民集體討論社區需求,在過程中,不分年齡、性別、教育程度、社會階級,人人平等表達意見,讓社區的新樣貌建立在居民的共識之上。
 
  以非洲盧安達原住民Twa村為例,該村僅佔盧安達人口的1%,被視為遭國家遺忘的族群。當葉蕾蕾的團隊於2009年剛到該聚落時,附近居民告訴她,沒有用的,這個村落太窮了。幾經觀察後,團隊決定從養羊計畫開始,他們發給居民一戶一頭羊,但是當地人告訴他們,這裡太窮,羊很快就會被宰殺;於是他們想到一個解決辦法:給一半的居民公羊,一半的居民母羊,告訴他們這些羊不是個人的,是社區的共同擁有,大家要一起保護公共財產,讓公羊母羊可以交配生出更多小羊。後來成果豐碩,第一批羊沒有一頭被吃,更多小羊在社區裡誕生。
 
  透過互動得到居民信任,並且也藉此瞭解社區後,團隊開始著手藝術計畫。該村落居民有優秀的陶藝技術,生活中大小容器都是自製,在和居民多次討論後,大家決定在社區建立起一個製陶,販售陶藝作品的陶藝社區中心。
 
  陶藝社區在居民共同努力下一點一滴慢慢成型,但是有一面白牆沒人知道該裝點什麼以彰顯社區。葉蕾蕾心想,這裡的居民都非常會跳舞,何不讓居民擺出舞蹈姿勢,大家一起畫上牆壁?完成舞蹈圖後,一位居民提議,這張圖很好,但是沒有鼓怎麼跳舞呢?葉蕾蕾一聽開心的遞上筆刷,請居民直接畫上他喜歡的鼓。這個陶藝社區中心在居民親自參與中完成,所有細節都來自居民,清楚彰顯當地特色,並且活化社區,在葉蕾蕾的團隊離開後社區能繼續營運該中心,居民能自主延續改變。
(陶藝社區中心外觀,左為居民的舞蹈壁畫 圖片來源:http://barefootartists.org/
(陶藝社區中心內的居民作品 圖片來源:http://barefootartists.org/)
 

(葉蕾蕾的藝術計畫強調人人平等參與,在一次討論中,一位男性在女性居民發言後斥責女性沒有發言權,葉蕾蕾以幽默又不失公正的語氣提醒他:蕾蕾媽媽的活動裡大家都可以講話,你不可以這樣喔! 圖片來源:http://barefootartists.org/
 

  回到這次行程,正式參訪系所的前一晚,葉蕾蕾老師和幾位教授與學生一同吃晚餐。在此之前,我瀏覽過無數關於葉老師的文字資料、訪談影片,和景仰已久的藝術家近距離接觸,心中滿是緊張興奮,然而老師的親切迅速化化解我多餘的情緒。她在餐會上用力握住每個人的手,仔細聆聽每一個人從哪裡來,帶著什麼背景經驗,並用懇切溫暖的眼神真誠讚美我們。原以為這場飯局是學生問老師創作經驗的好時機,然而真實的情況卻是相反;老師抓住機會不斷詢問我們的生活、系所的運作模式、我們可能遇到的困難等等,同樣地,她以誠懇聆聽,毫不保留地讚美作為回饋。還未等到隔天的體驗工作坊,我們已經能從言談中感受到身為社區藝術工作者,葉蕾蕾老師如何親近一個新的群體,鼓舞每一個人為自己發聲,讓說者願意分享更多故事。

  第二天的系所參訪,葉蕾蕾老師進行她到各校訪談時常帶領的群體活動,有別於多數來訪藝術家以口頭搭配圖像演說,她讓我們用身體感官親身體驗社區藝術的力量,活動結束後再請大家坐下來,一同反思體驗,討論心得。

  首先,她環顧四週,請大家一起搬動桌椅,排除障礙,把環境調整成適合活動的場域。接下來大家圍成一個圈,她帶領大家伸展、扭動身體,聆聽呼吸。待身體放鬆後,她要我們跟著她的手勢指令,用肢體拍打節奏,然後一同發出任意的叫聲,越大聲越好,鼓勵我們勇敢發出聲音,一開始我們有點害羞,嘗試幾次後大家逐漸玩開,教室漸漸熱鬧起來。隨著大家放膽出聲後,老師的新指令是:和諧。不同於任意發聲,接下來要發出和諧的聲音,我們閉上眼睛聆聽身邊同伴的聲音,一開始聲音七零八落,經過細聽與不斷調整,最後找到群體共鳴。

  身體感官被開啟,注意力隨著尋找共鳴的過程凝聚於這個活動以及同伴之間,接著每一個人拿到蠟筆和紙,兩三分鐘內憑直覺畫下完成上一階段活動後,當下的感覺,並用寫下三個詞加以形容。畫完後葉老師會替我們隨機分組,每個人帶著自己的畫和組員討論,全組一同找到適切的合作模式,將原本屬於各個組員的畫組合成團體創作,並且分工合作一起完成作品。

(大家坐在地上,畫下感受並用三個詞形容)

(直覺畫下當下感受,用三個詞加以形容)

(全組一起討論如何將個人想法組合一張大圖,分工合作完成團體創作)

(大家七手八腳完成作品)

  有的組在教室裡,有的組在走廊上,組與組間不知道彼此作品,只專注在各組創作。葉老師穿梭在三組之間,不斷給予讚美,適時引導。在各組差不多完成時,不同於一般活動主持者用呼喊召集四散的群眾,她先從走廊上已經完成作品的小組開始,請組員們跟著她拍手、踏步製造節奏,排成一條長龍,一排人拍踏著節奏嘻嘻笑笑進入教室。像一場小遊行般,隊伍快速吸引其他組的注意力,老師招呼大家進入對伍,用力拍手踩踏,眾人漸漸找到默契,有人跟隨節奏;有人加入新的律動,隊伍在教室裡繞了幾圈後,所有人都放下手邊工作加入隊伍,注意力在玩樂之間不知不覺從三組重新拉回到大團體中,氣氛也由原本安靜創作再度活絡。

(葉老師的活力引導大家放下束縛,一起玩藝術)

  活動來到下一個階段,葉老師給了新的指示:各組將每個人寫下的三個詞組成一篇新詩。各組再度散開,現場眾視覺藝術家們比起上個階段畫圖,顯然對新詩有點傷腦筋,不過組員間彼此互助,各組很快就找到解決辦法。以我們這組為例,我們將所有組員的詞先列下,大家歪頭思考一陣後,再將詞依照相似性分類;另一組則是將詞全部寫在小紙條上,將小紙條排成句子,並移動調整。

(我的小組先將所有詞列出)

  完成新詩後,新任務又來了。我們需用表演的形式,朗誦詩句,和其他組分享。在各組討論之際,葉老師忙著將三組的圖像創作貼上牆,成為三個簡單的表演舞台,並且繼續讚美、適時協助各組。葉老師見各組大致完成討論,以肢體節奏聲串場的方式再度出現,大家熱熱鬧鬧集結回大團體,準備看各組表演。看表演前,觀眾被引導觀看圖像作品猜創作者寫了哪些詞在新詩中,讓觀眾能聚在一起,一起花時間細看作品,推想圖像義涵,最後才開始看表演,聽新詩裡有哪些詞。

(朗誦新詩,並以表演呈現,背景是這組的團體創作)

 結束三組表演活動後,我們圍成一個圈坐在地上,葉蕾蕾老師帶領我們從一天的最初開始回想,她的每一個行動都有其意義。一開始移動桌椅,這是重要的起始點,藝術家進入社區後觀察環境,在能發揮的空間中適度調整,用創造力排除侷限,讓群眾得到空間舒展。有了空間後,肢體伸展讓參與者放鬆,將原本生活中的煩惱放下,慢慢投入活動;除了肢體之外,群眾開始製造聲音,一開始隨個人喜好自由呼喊,老師要讓每個人透過發聲向團體宣告:「我在這裡!」每個人都能平等存在、自由發聲。有了個人意識後,我們接著聆聽夥伴的聲音,製造群體共鳴的和諧之聲。從個人抒發慢慢進入團體共識,這條主軸貫穿整個體驗活動,我們寫與畫下個人感受後,帶著自己的想法與組員溝通合作,共同完成更大的目標,藝術創作的創成建立平等溝通的機會,這就是社區藝術的手法。
 
  此外,葉蕾蕾老師也談到她的藝術思維中相當重要的要素:美的感染力,透過創造美,療癒心靈。她走過世界各地,見過貧窮、戰爭等各種苦難侵襲過的社區,不論哪個地方,居民總能因為創造美,看見正面的事物而對生命重新找回一點希望,燃起改變生活的熱情。社區藝術家的策略、媒材、思考邏輯不盡相同,但我們有一個重要的共同目標──希望以藝術為媒介,實質正面影響我們所關注的事情。葉蕾蕾老師的溫暖人格加上她的藝術手法,藝術成為群體間溝通的軟性媒介,促使成員彼此聆聽與分享,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共識。
 

 

 

 

 

Facebook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