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出版記憶:文學手工時代
不少大俠俠女的家中應該還有幾套平裝版的金庸作品集,不過,大家看過關於這一版本的全封面設計手稿嗎?
當年替金庸作品集設計封面的設計師霍榮齡,把〈富春山居圖〉這張著名的國畫分成了十二段,用在各套的封面上。當時為了吸引年輕一輩新讀者的目光,使用了藍、黃、綠調成的底色。封面的局部上光、調色跟排版,都有相當精細的手工銜接。而且,書封裡面其實還藏著防盜版的秘密!到了新修版時,封面的藍、黃、綠都減到了很淡,彷彿是在水墨畫上面貼了淺淺的金彩,好似悠遠而廣大的江湖一樣。
現在大家有機會來親眼看看當年製作平裝版封面的修改手稿了!4月1日開始,臺北市中山堂光復廳有一場「臺北出版記憶:文學手工時代」的展覽。除了有神鵰俠侶平裝版封面設計手稿,還有遠流出版的各版本金庸作品集、曾於市面上流傳的盜版金庸作品,還有金老開始著手進行整套作品集的修訂時,與編輯之間針對修訂內容的討論稿件。當然現場的寶還有很多,我們就不一一贅述了,總是要親眼看到才看得準嘛~
(圖:手工時代的完稿圖紙。1998年金庸《神雕俠侶》文庫版封面完稿,霍榮齡設計,遠流出版社提供,李昌元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