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3鄧公人文與校園生態

No01 4 1

文/喬瑛,始終關心人與環境的一年級導師         圖/小佳.文欽

 

鄧公的教育人文─優質教育,教育優質兒童

 

回首自己在鄉下小學任教時,學校作風保守、封閉,剛從師院裡學到的開放教育,完成無法施展。記得那時的學校左鄰郵局,前鄰派出所,學習的單元中,有對社區的認識,其中包括了這兩個機關,當時心想,與其讀著書上的種種,不如親自走至這兩所機構,好好認識互動體驗一番,然而,作風保守的學校,因為種種的因素,拒絕了我所提出的申請,學校對於學生來說,真的就像是象牙塔,只是學書本的知識,生活的體驗和書本的知識的結合,身為老師的我,無法使力,對教育的文化,甚感失望。

 

因先生的工作來到台北淡水的我,再次因為環境的改變,而再對教育燃起希望,希望新的學校作風能較開放,是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環境。果然,初到鄧公,我看見教育的希望,這裡的老師閒聊時,主角是自己的學生,方法是交換彼此的教學經驗,希望是精進同伴的教學能力,更冀望自己所培養出未來的學生,是進步,是優質,這和我在鄉下教學的經驗是不一樣的,雖然要成為這樣的老師很辛苦,但,同伴們都因在乎自己的教學品質而精益求精,這樣的教學態度,是鄧公人的風骨,我很高興,也很驕傲自己是其中的一位教師。

 

老師們的認真影響著這群學子們,老師們的教學方法活化、生活化,創造各種教學方法與情境,讓學生理解、讓學生體驗、讓學生主動求知,老師和學生們之間的互動溫馨、熱情、愉悅,學生和師長之間的人文互動,是和諧,是互相為對方著想的。

 

在這二十歲的新學校中,有九年資歷的我,已是老鳥,我喜歡這裡的教育環境,也喜歡這裡的人文互動,即使老師們在討論的會議場所會有意見相左,但討論的主體仍是學生而非自己,這一點,鄧公的老師們,的確是用心的教育者。這裡的教學活潑,學校辦理的活動也多,校風人文是充滿生氣的,然而在生氣勃勃的校園中,生態的環境,卻在無言的喘息著……

 

 

 

 

 

 

鄧公的校園生態─萬物之存滅皆以學童為本

 

記得校園的操場的陡坡上尚未蓋出一棟又一棟的房子前,朝會的操場是多麼的賞心悅目,陡坡是盎然的綠,樹梢是清脆的鳥語,偶有幾隻蜻蜓圍繞著學生們而低飛,當然,也有煞風景的小金剛黑蚊,不停的在肆虐著學生們可口的美肌,學生們在朝會後,最需要的是萬金油和面速力達姆,照顧著委曲的肌膚,也因小金剛黑蚊實在是太厲害,校園的蚊子實在太放肆,為了校園中的學生們,不得不加以撲殺,消毒水定期噴灑,就是為了消滅牠們,但是噴了這麼多年的消毒水後,該消失的蚊蟲不見減少,只是蜻蜓不再低飛,蝴蝶和蜜蜂,也愈來愈少了,更別說是其他的昆蟲,鳥語的吟唱,也似乎沒有前一年的響亮,這是怎麼了?聽說,在歷經常年來噴灑的蚊蟲,好像快要變種了,更能耐得住我們所加予的消毒水了,那接下來再遭到池魚之殃的,會是哪一種動物呢?

 

記得我小的時候,我最喜歡在操場後的樹下玩溜滑梯,即使是炎熱的夏日,玩得熱烈的我們,也不覺得酷暑,或許是當時沒有現在的暖化現象,或許是大樹為我們阻擋了烈日,而在鄧公,樹下,是樹根生長的空間,不是我們所能親近,還有矮矮的黃金榕提醒著我們,不要靠近呀!難道樹,也不喜歡我們親近嗎?

 

我一直想著,如果有一天,樹下能有一環木製的椅,遮住成長中的樹根,提供了我們親近樹的距離,讓我們可以在樹下坐著、躺著、聊著,這樣的情景,樹,會不會更高興呀?!

 

 

 

走在圍牆旁的人行道上,小小又窄窄的紅磚道僅容一人,有時看見學生熱情的招呼,同事精神的面容,想藉著短短的步行時間寒暄一下,卻不可得,因為,我們的紅磚步道不僅窄,有時還得閃避昨日溜狗之人遺下的狗黃金,真的很不友善,相較之下,對面已拆除的騎樓,安全、舒適多了,即使有幾戶又再度堆積了貨物,但騎樓走道仍然暢通,仍是安全。我們總想著,希望學生們通學之路安全舒適,然而,我們學校提供給學校的短短紅磚道卻是這麼不友善,實在是有些矛盾,如果可能,我們是不是願意拆掉圍牆,或者退後圍牆,讓出樹下不能親近的空間,變成一條舒適的圍牆步道呢?這樣的學校,會不會更友善呢!這樣,樹和我們之間,會不會更親近呢?

 

我心目中的人文,永遠與人生活共楚的環境息息相關。

 

 

我要回應

 

 

Facebook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