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文創記憶中心 2016/1/15-3/14
臺北文創記憶中心 TNH Center 透過不同形式的載體,述說曾經、當下或即將發生的故事。在全球化、資訊科技發展、氣候變遷等等各種時代巨變的因素之下,將臺北備份,所有記憶另存。
2016 臺北文創記憶中心,以「一」作為題目,藉由記憶中心從零到一的建立,從此開始延伸無數可能。唯一僅有的「正體字博物館」、匯聚一百個正向美好力量的「故事索引區」,以及「計畫實驗室」由無到有的創造,在60日內「限時」呈現,也呼應記憶正在快速消失的危機感。
為全球華人藝術教育的明天而努力
為全球華人藝術教育的明天而努力
臺北文創記憶中心 TNH Center 透過不同形式的載體,述說曾經、當下或即將發生的故事。在全球化、資訊科技發展、氣候變遷等等各種時代巨變的因素之下,將臺北備份,所有記憶另存。
2016 臺北文創記憶中心,以「一」作為題目,藉由記憶中心從零到一的建立,從此開始延伸無數可能。唯一僅有的「正體字博物館」、匯聚一百個正向美好力量的「故事索引區」,以及「計畫實驗室」由無到有的創造,在60日內「限時」呈現,也呼應記憶正在快速消失的危機感。
今年2月27日,17歲的藝鼠會在南海藝廊舉行周年慶活
即日起到2.24,你還可以決定當天絹版的圖案,請參考
感謝鼠友潘君嘉老師為我們設計的六款藝鼠圖。
快到粉絲專頁參與我們的投票活動。
「人 的五種感官,掌管了人的靈魂。」這是文藝復興時代的大師達文西對於當代人「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觸而無感,食不知味,行動時對身分無知無覺,呼吸時香臭不 分,說話不經大腦。」而產生的感嘆。現代的孩子,生活中有太多聲光的刺激,而生活中單純的美好,卻常常被忽略了。這篇文章中的幾個案例,是這些年來,鄧公校園中許多藝文老師和導師,一起從校園生活中,帶孩子一同開拓的視野,其實對生活有感並不難,而是要有意識的別忽略這件事,那美呢?感覺回來了,觀點建立了,自然你也能找到你心中真正的美。
他有長不大的靈魂,他有孩子般的樂觀
他用簡單的線條和鮮明的顏色表達內心
他用作品傳遞愛與和平的訊息和訴求
雖然Keith Haring一生只有短暫31年,但他相信藝術家不會真得死去,藝術家會因為作品而長存人們心中。到了今天,Keith Haring的作品仍透過各種方式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2015年四月初,國際藝術新聞網Artnet公佈「全球藝術家關鍵字搜尋排行榜300 大」,Keith Haring(凱斯‧哈林)更是名列前十。Keith Haring沒有被人們遺忘,而是藉由他的作品繼續活著。
2016年一月,Keith Haring特展即將在台灣登場,誠摯邀請您一起進入愛與和平的永恆世界!
成立於1995年夏天的「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大家都暱稱為「莎妹」,經過二十年的時光淬煉,已經從小女孩,成為宛如綻放玫瑰般的少女了。堅持二十年不輟的創作,對任何劇團來說都難能可貴。在今年的最後,歡迎一起來瞧瞧莎妹這二十年來所經歷的一切吧!
李明維1964年生於台中,1997年取得耶魯大學藝術研究所雕塑創作碩士學位,他以觀念藝術及互動性空間裝置,數度為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波士頓全球 報等全版篇幅報導。90年代初始,當代藝術在歐洲發展出一種新類型藝術浪潮,探討人際關係及社會脈絡的互動,被稱為「關係藝術(Relational Art)」或「關係美學(Relational Aesthetics)」。這股風潮逐漸在世界各地藝術圈興起,各地的藝術社群及創作者開始以不同的形式邀請觀眾進入參與藝術創作計畫,「參與式藝術 (participatory art)」一詞於焉誕生。